三大“引擎”赋能文化破圈
2025-11-22 08:2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徐宁 实习生 任馨怡

11月20日以来,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所在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始终人声鼎沸。走进5.2H馆江苏展区,一场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精心策划的“文化盛宴”正在“火热”上演——“苏超”文创货架前挤满了抢购“十三太保”盲盒的年轻人;AI平台展示着“标书大模型”;非遗会客厅里,非遗二创正静候“有缘人”带走。

此次参加江苏展团,新华报业以“苏超”文创、AI应用场景、非遗生活家三大展区为支点,向公众呈现主流媒体在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生动实践。

作为省内唯一获得“苏超”官方特许商品授权的新闻媒体,新华日报·交汇点把“苏超文创”作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大机遇,已开发出“豚宝家族”“十三太保家族”“苏超有梗”等十余个系列百余款产品。

展区中的“苏超紫砂壶系列”,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官方特许非遗联名特别款,由新华日报·交汇点与江苏老字号紫砂品牌华凤翔共同推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江苏省代表壶以茉莉花为钮,壶身融合足球图案与紫砂古典气韵。环绕它的则是根据江苏13个设区市文化元素设计的城市壶,每一把壶都在讲述对应城市独特的故事。”讲解员介绍。

围绕“苏超”IP,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申报的《苏超IP矩阵构建江苏人文经济发展新标杆》入选了“第三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数智引擎”板块,新华报业带来的AI短剧制作平台,实现短剧全流程AI技术覆盖。“有效降低制作成本60%—80%,缩短项目周期超75%,显著提升内容创作效率与品质。”解说员告诉记者。

20日下午举行的2025江苏数字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启动了“数字文化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合作。该实验室将提供高质量数据集与数据标注咨询服务,支持文化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应用及产业发展研究,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数据底座与创新动力。

在“国潮新风”板块,新华报业旗下江苏新华新消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100个非遗生活家”项目,聚焦“非遗+生活”,构建可参与、可感知、可消费的非遗新生态。

近年来,集团打造的“非遗生活荟”非遗IP,找准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持续推出“非遗‘荟’客厅”沙龙活动、“非遗新生可行性试验”等子项目,形成“多点开花”的非遗活态传播与推广新模式。

此番亮相,新华报业的数智布局已超越传统报业边界,展示了我省在数字视听、数字传媒、数字文娱、智能装备等方面的新产品、新场景、新内容。新华报业的破圈生长,正在为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新的闪光点。

作者:  编辑: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