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卢欣怡
实验动物的用品展台上竟摆放着响铃球、三角摇铃,甚至还有定制的专属玩具……10月11日,记者在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萃药康”)主办的第五届实验动物行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展览上了解到,原来实验动物也需要各种“福利”保障,我国的实验动物行业正在发生蜕变。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专门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这些动物通常被称为“活的精密仪器”和“无声英雄”。国际上倡导严格遵守“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科学、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因此实验动物的“福利”至关重要。
“早年间,咱们药企想和国外合作,他们常问‘你们怎么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邳州东方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先生拿起展台上的三角管道和大红房子解释道,实验动物大多需要单独饲养,但是像小鼠、猴子却是“群居爱好者”,一孤单,麻烦就来了:比如猴子会患上异食癖,有的动物甚至会把粪便抹在笼子上,用自残来缓解焦虑。“这些玩具的作用可大了,这种三角管道,符合实验鼠打洞、钻缝的天性;那个红房子,就是它们能躲进去‘喘口气’的安全角。”
展台上的玩具,每一件都藏着“量身定制”的细心,一个黄色的“手榴弹”形状玩具格外显眼,江苏莱夫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石小金告诉记者:“这是给比格犬的‘专属玩具’。比格犬是常用的实验犬,咬合力和拉布拉多犬差不多,玩具要结实,不然被咬碎了误食,会影响它们的健康。”他补充道,犬类有不同的性格,但再文静的狗狗,也有想奔跑的天性。“所以我们不光要给它们提供玩具,每周还要让它们跑一跑、动一动。”
记者了解到,这些小小的安抚玩具,竟然有上亿元的市场蓝海。“我们本来只从事实验动物培育和饲料研发,后来看着小动物们因为孤独出现焦躁情绪,慢慢琢磨出配套的安抚用具。”石小金说,这些玩具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实验动物情绪稳定、身体健康,实验数据才能更准确、更完整,“对它们好,也是对科研负责。”
实验动物安抚玩具行业的出现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蜕变。曾经,我们只能跟着国际标准走;如今,我们不仅能自主研发符合需求的动物福利产品,还建起完整的产业链:从用CRISPR/Cas9技术定制基因修饰小鼠,到为药企提供药物毒性测试的实验模型,再到集萃药康、南模生物等企业走向国际,中国已经成了全球实验动物模型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集萃药康的动物房里,这份“温柔”藏在每一个细节里。“不少单位想建动物房,可没专业技术,建出来的房子不符合标准,小鼠住得不舒服,实验数据就容易出问题。”集萃药康科研负责人方金龙介绍,他们会派团队从设计到采购“一管到底”,连温度都用智能系统精准控制,“实验动物得住在SPF(无特定病原体)环境里,没有有害微生物,空气、水经过严格消毒。只有它们健康,才能给科研提供靠谱的‘材料’。”
“科学不断发展,我们不能只盯着‘出数据’,也要看到这些小生命的价值。”集萃药康董事长、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主任高翔表示,实验动物技术是生物医药创新的基石。目前,公司实验小鼠品系达3万种左右,稳居全球前列,重点研发人源化动物,满足药企在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等领域的需求。
高翔透露,目前的实验小鼠即将迎来“升级版”,公司融合AI技术,启动“虚拟小鼠”项目,用大圆模型制作虚拟小鼠,结合临床与科研数据预测疾病机制、发现药物靶点,还布局器官芯片、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推进数据驱动新平台建设。
“生命个体的复杂性远超物理化学逻辑,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高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