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能歌善舞的人形引导机器人小蓝互动,感受智能飞行模拟器mini动感座椅,体验定格动画和非遗制作……在9月底举办的2025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上,南通馆凭借满满的科技感和唯美的视觉享受,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参观。同期举办的2025“金茉莉”视听论坛上,南通11个项目分别亮相电视剧、电视动画片、微短剧、频道频率建设4个分论坛专场,充分展现了南通广电视听内容生产的原创力与创造力。
在数字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广电视听产业融合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南通市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构建“四大板块、五大园区”视听产业生态,通过政策引导、服务下沉、项目带动等多维联动模式,推动我市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你好小蓝,介绍下江苏省南通市有哪些旅游景点?”“五山景区,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濠河景区,古代护城河,夜景超美;南通博物苑,历史文化宝藏地……”在位于海门区的南通天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蓝泰交通),记者见到了本届博览会南通馆的网红产品人形隔离引导机器人“小蓝”。“她不仅能互动问答,还可以担任讲解员,甚至能跟随音乐跳一段舞。”公司董事长沈标介绍。
但小蓝的核心功能在于“道路交通引导”,其机械臂可与交通信号灯联动,通过肢体语言和语音提示,在红灯时摆出禁止通行的手势,绿灯时引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沈标补充道,该产品搭载专属垂类大模型与AI云端大脑,以稳定性能适配多场景应用,入围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目录,并获评江苏省“两新”技术产品、南通市优秀数字应用场景等。目前,产品已应用到秦皇岛北戴河景区等重点场所的交通疏导,以及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等校园巡逻场景。
高新视听技术已渐渐融入群众生活,创造更多美好。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赋能文旅,自主研发悬臂式球幕飞行影院、X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项目。其中,XR项目已应用于湖南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北京球幕飞行影院、南浔古镇环幕飞行影院等文旅场景,助推传统文旅景区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罗化芯显示科技开发(江苏)有限公司坚持“硬件性能提升+软件生态拓展”双轮驱动,推动高清显示技术向智能化、场景化、生态化方向进阶。其推出的“罗化闺蜜机”登上天猫热卖榜,以移动式设计、4K超清屏、可拆卸大屏及海量影音资源,为用户带来更高清、更智能的交互体验。
内容为本,精品彰显原创实力
坚持内容为王是广电视听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2025“金茉莉”视听论坛电视动画片分论坛上,南通天泰动画出品的《中医世界漫游记》《精忠少年岳飞》《喵星侠&崇崇川川》以及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崇川区委宣传部与江苏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时光寻迹》等4部江苏优秀动画项目现场展示宣传推介。《喵星侠&崇崇川川》与南通东娱文化的《布天鹅》还入围了动漫创投活动。
“在南通创业10年,这里浓厚的人文氛围不断激发我的创作灵感,也推动公司实现了从后期制作向原创动画的转型。”南通天泰动画设计有限公司总导演张立衍说。公司秉持“专业打造动画精品”的理念,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原创发展道路。其作品《中医世界漫游记》入选2024年度全国优秀电视动画片;2024年,作为南通市“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力作,相继亮相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中国联合展台和马来西亚江苏国际服务贸易展览会。《精忠少年岳飞》入选省广电局2025年重点电视动画片及精品生产扶持项目。
以天泰动画为典型,我市在电视动画领域成果显著。据统计,2024年,全市原创国产动画片新增备案33部、发行29部,占全省发行总量的49.1%,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发行量继续稳居全省前列。
在网络微短剧论坛中,南通拉玛西亚影视“苏超”题材微短剧《狼山少年》、江苏军盾影视军旅题材微短剧《新兵连的故事》入围微短剧创投活动,并作项目主题路演。
今年“苏超”的火爆,让怀揣着影视梦的南通人陈军萌发了拍摄一部以南通队为原型的“苏超”题材网络微短剧的想法。带着一个背包、一份剧本和一张返乡车票,他回到了南通。令他惊喜的是,不到一周时间,“南通拉玛西亚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便顺利完成注册,并成功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项目也顺利落户专业园区。陈军感慨:“其实我算是半个外地人,在北京工作生活了近20年,这是回乡做的第一个项目。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让我切实体会到南通优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南通主流媒体立足本土,以创新表达打造视听精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海安融媒《每一双劳动的手都应该被看到》荣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如东融媒纪录片《熊猫侠侣》入选“江苏百人纪录片扶持计划”;公益广告《一平米的回答》荣获2024年省广电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全市省级以上优秀广电视听作品获奖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度较上一年增加20件。
在电视剧分论坛上,“2025江苏影视剧热门取景地”正式揭晓,南通壹城成功入选,成为继大生纱厂之后南通又一上榜取景地。
政策引领,产业集聚发展动能
广电视听产业是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全市数字文化融合发展的强劲势头,南通正系统构建“四大板块、五大园区”的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质量迈进。该布局涵盖崇川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区及主流媒体四大板块,并重点打造星月智创园、天安数字视听产业园、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崇开园)、南通市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东布洲玲珑湾科教文创园五大专业园区,旨在构筑特色鲜明的江海视听产业新高地。
“目前,崇川区的星月智创园和天安数字视听产业园已经纳入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培育名单,我市有望迎来首家省级视听产业集聚区。”南通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莹表示。
为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与项目落户南通,我市坚持政策先行,以实招展现诚意。去年7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资助戏剧、电影、广播剧、网络文艺等七类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投资总额的30%。
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崇川区对获国家级、省级认定并获奖的原创数字动漫影视重点项目,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区内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并上线播出的原创精品微短剧,每部给予10万元扶持,社会效益显著、体现崇川元素的,奖励20万元。
今年4月出台的《崇川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将建强文化载体平台,以打造星月智创园、天安数字视听产业园、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崇开园)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关于支持数字视频产业集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企业落户、发展、创新与知识产权转化等方面提供相应奖励与扶持。开发区以“南通市数字文化(视频)产业园”为载体,以微短剧为切入口,积极构建微短剧产业生态,打造“拍在南通”品牌。
海门东布洲玲珑湾科教文创园则以“活动+”方式,持续吸引前期孵化创作人才落户,并积极引进专业资源开展实训教育,培养动画人才,为企业解决用人难题,推动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与迭代发展。 本报记者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