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车网互动试点展现未来巨大潜力
2025-10-06 08:01: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倪 敏

9月30日傍晚,无锡车网互动验证基地内,30辆新能源汽车依次驶入车网互动(简称“V2G”)专用车位,静候一项特别任务。当晚7时整,这些车辆同时向电网实施反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1200千瓦,有效缓解了当晚的用电高峰压力。参与此次放电的00后市民吴先生难掩兴奋,在朋友圈分享道:“今天反向送了30多度电,赚了30多块钱。车子停下来也能赚钱,这体验真新鲜!”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车网互动正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2025年盛夏,江苏迎来历史性用电负荷高峰,V2G技术应用实现关键进展:不仅在迎峰度夏期间成功实施国内最大功率的省级车网互动集中实测,还出台了支持规模化建设的电价政策,推动车网互动迈入商业化、规模化运营新阶段。

车网互动,

新能源车变身“移动充电宝”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公布了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我省常州分散式V2G车网互动试点、南京“宁电通”全场景V2G试点和无锡“源网荷储”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入选,标志着江苏车网互动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商业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V2G听起来颇具科幻感,其原理并不复杂:电动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电网相连,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充电“囤电”,在用电高峰时或有需要时向电网反向送电。无锡吴先生所参与的正是反向送电的过程。

国网江苏电力工作人员介绍,用户若想参与车网互动,得首先确认车辆支持车网互动反向放电功能,具体可咨询自用车汽车厂商;居民小区需安装V2G充电桩,并根据当地试点政策向供电公司申请设备报装,完成计量表改造后即可参加。

公共交通领域正成为V2G技术应用的新阵地。8月21日晚,常州市公交一公司车网互动示范基地内,11台新能源公交车响应放电邀约,最大放电功率达600千瓦,单次放电收益约1400元,为公交系统参与电网调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江苏部分社区,居民端试点吸引力持续增强。9月18日傍晚,常州湖滨花苑小区内,两辆新能源汽车静静地停放在充电桩前,充电枪连接车尾,电流如涓涓细流汇入城市电网,助力晚高峰供电。

与依赖车主主动参与的模式不同,南京创新推出“站网互动”模式。9月11日,南京江宁方山服务区蔚来换电站投运,成为全省首个站网互动换电站。工作人员王晶介绍,站内闲置的电动汽车电池可以400千瓦的功率持续向电网送电。

峰谷之间,

车主参与可获收益

8月中旬,江苏正式出台支持文件,首次明确车网互动反向放电价格政策,以经济激励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实现双向互动。

以2025年8月国网江苏电力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为例,尖峰时段放电价格可达每度电1.2245元。通过峰谷价差测算,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0.85元。

对新能源车主而言,操作十分简便:将车辆连接至V2G充电桩后,使用相关应用程序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即可启动放电;结束后在应用或屏幕上点击“结束放电”,拔枪归位,便可在APP中查看收益明细。

常州市中心一小区5位居民的爱车同批次参与试点,一个月内放电量达1430千瓦时,获得放电收益约1650元,车辆在停放时变身为“移动充电宝”。

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凌燕算了一笔经济账:“假设居民用户每天放电14千瓦时,按全年驾车出行300天计算,放电收入约4700元。扣除充电成本及10%左右的充放电损耗,纯收益近3000元。”

政策还优化了充电时段划分,特别增设午间谷时段,引导车主在光伏发电充足、电价较低的午间充电,既降低充电成本,又促进新能源消纳。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门透露,未来车网互动系统将持续优化,车主设置用车时间后,系统可自动制定最优充放电策略,实现“无感”参与。

建设提速,

织就绿色“储能网”

截至6月底,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00万辆。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师以抽水蓄能电站作比:若全省新能源汽车均参与车网互动,按平均放电功率20千瓦计算,可调容量相当于10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车辆规模化充放电资源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江苏各地正加速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市计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3.8万台、各类换电站500座;《苏州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规划》提出,至2025年末累计建成充电桩20万个。

9月8日,常州市启动第二轮大规模V2G放电活动,覆盖全市14个充电场站。活动期间,车主每放电1千瓦时可获4元补贴,收益水平较谷时段充电价格提升近8倍。短短三天内,共吸引250车次参与放电。

在近日举行的“车网互动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黄学良指出,V2G技术作为能源与交通系统的关键纽带,不仅能满足用户充电需求,还可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他呼吁根据车型与场景差异制定技术路线,加速完善政策标准,建立可持续市场机制。

伴随新能源汽车数量持续增长、商业模式不断优化,江苏街头一辆辆“绿牌车”有望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力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