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一键转换,城市首迎大“烤”
2025-07-05 08:05: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白雪 胡兰兰 刘霞 顾巍钟 实习生 颜泽宇 何千晨

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颊滑落,在脖颈处凝结成一道道白色盐渍,身上的反光背心被汗水反复浸透又烤干,留下深浅不一的斑驳痕迹……这是记者4日在南京应天高架看到的交警冒着高温执勤的一幕。

一出梅,我省便“一键转换”到酷暑天,江苏多地“炎值”爆表。来势汹汹的高温,对城市是一次大“烤”。户外劳动者如何确保安全健康,市民去哪里消暑纳凉,各行业应对“炙烤”有哪些新招?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高架上执勤,干警着装湿了又干

4日上午10点半,地表温度已超60℃,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机动大队铁骑中队民警王姜身着骑行服、战术靴,在南京内环南线应天高架赛虹桥高点巡逻。

“高温天气驾车,安全风险也随之攀升,内环南线应天高架作为南京快速内环的‘流量担当’,保障安全畅通时刻不能掉以轻心。”王姜顾不上擦拭汗珠,目光专注地巡视着路口的车水马龙,警服湿了又干、结满白花花的汗碱。指挥、巡逻、接处警、帮助群众……哪里出现拥堵、抛锚、事故,他就飞驰到哪里。

昨日酷暑天,我省有1.6万名公安交警、3.9万名公安辅警,像王姜一样坚守在热气蒸腾的道路上,手势挥得笔直,哨声吹得清亮,在滚滚热浪里,用满身汗水换来道路通畅。

省公安厅交管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紧盯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突出矛盾,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以事故多发路段为重点,强化执勤值守,借助警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加强对酒醉驾、“三超一疲劳”、飙车炸街等易肇事肇祸严重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全力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热浪席卷,出行舒适度备受关注。7月4日,在高温炙烤的车间内,南京公交六合公司镇村车队机务员史家飞带领驻站修理工,针对空调效果不佳的车辆进行检修。他们钻入闷热如蒸笼的车厢,深度清理空调滤网、蒸发器等核心部件,细致排查制冷管路老化、风机故障隐患,确保每辆车的空调系统都能以最佳状态运行。厚重的工装被汗水反复浸透,他们也全然不顾,只为让出行乘客“一路清凉”。

避暑港湾,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保安康

高温之下,坚守与关怀并重。环卫、城建、交通等部门周密安排,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各种保障。

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泰山路的环卫安康驿站,室内整齐摆放着4张沙发,微波炉、冰箱、空调一应俱全,还备有矿泉水和防暑降温药品。“眼下,南京有1万余名环卫工奋战在高温一线。为确保环卫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1日起进入高温作业模式。”南京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在全市设有150余处安康驿站,保障环卫工人纳凉休息。高温期间,南京要求环卫人工作业尽量避开午间高温时段,无遮阳特殊路段可继续推迟。当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露天人工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露天作业。

南京各垃圾中转站强化清洗作业,落实除臭措施,加强现场异味控制。4日下午,记者在建邺区秀山路垃圾中转站操作间内看到,细密水雾从天花板飘洒而下。南京玖生湶环保有限公司隆苑分公司经理宦文彬指向雾化器械说:“这是益生菌智能消杀系统,每两分钟,头顶装置就会喷洒消杀水雾。”站在垃圾压缩箱旁,闻不到明显异味。3米开外,环卫工人将高压水枪调至最大挡,正一丝不苟地洗刷站内地面墙面。

户外劳动者坚守岗位、保生产保民生的同时,社会各界也行动起来为他们送清凉。

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境内的宁滁高速公路江苏段项目有条不紊施工,沥青敷设进度超过三分之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沥青出厂温度170℃,摊铺时也要超过140℃,对现场辅助工人来说考验很大。为帮工人防暑降温,现场组织了空调车、凉棚,并备好西瓜、饮料等防暑降温用品,同时增加换班频次,避免工人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南京江北新区客运公司汽车六队柳洲东路场站的“爱心驿点”,免费提供酸梅汤、西瓜等消暑食品,成了环卫工人、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的避暑港湾。来此纳凉的外卖小哥小李惊喜不已:“干完活又热又渴,能有这么凉快的地方让我们歇脚,真是太暖心了!”

喝啤酒看“苏超”,高温激活夏日消费

4日晚,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暨第三届百家湖青年生活嘉年华在百家湖商圈21世纪太阳城启动。当暮色浸染天边,数十家啤酒品牌、啤酒屋相聚百家湖畔,提供100多款精酿生啤及瓶装尖货,为市民带来夏日里的微醺畅饮。现场还有嗨啤乐购街、嗨啤畅玩站、嗨啤造浪场等互动活动,激活夏日夜经济新场景。

百家湖啤酒节现场设立“苏超”直播观赛区,百家湖商圈多家商户同步推出“苏超”票根优惠活动。活动现场还发布商圈“早八晚八约一夏”夏季消费系列活动,市民可边消暑边享“吃喝玩乐购”消费热潮。

酷热难耐,市民纳凉需求激增。4日下午3点多,记者走进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29号的菠萝山人防纳凉点,凉爽空气扑面而来。室内环境整洁明亮,市民们或阅读书报,或轻声交谈,有的甚至带孩子来写作业。纳凉点负责人王双玲介绍,纳凉点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随着气温攀升,每日接待市民人数逐渐增加,高峰期可达150人左右。

7月2日起,南京开放22处人防纳凉点,供市民避暑休憩。人防纳凉点推行“五通六有”标准,通水、通电、通信号、通网络电视、通Wi-Fi,配备有茶水、桌椅、书报、药品、展板及服务指南等设施,此外还增设了微波炉等便民设施。

高温天,游泳馆也成为市民消暑好去处。南京五台山游泳馆馆长鲁林昊介绍,近期日均客流量达1600余人,游泳培训学员超过200人。游泳馆增加前台工作人员排班,服务窗口双人在岗,以减少市民排队时间。同时,水质检测频次从每日两次提升至每小时一次,确保水质达标。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