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联动发展 绘就乡村“共富”新图景
2025-10-31 09:51:00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  】【打印

通讯员 杜平 记者 周晗

10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主题为“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新闻发布会,近百家媒体集中聚焦,其中一个关注点是如何有效促进乡村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难点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破解这个难题,推动村集体经济升级,首先要做大“蛋糕”,再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切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做大“蛋糕”,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产业如何培育”“如何实现共富”等问题。近年来,扬州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多元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促进“乡村共富”新实践之路。

A

钱从哪里来? ——构建多元化、市场化机制,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十四五”初期,全市共有134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如何实现从“消薄”到“强村”的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有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我市在贯彻落实好各项巩固衔接政策的同时,持续多年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探索发展新路径。”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从“消薄”到“强村”,采取“扶弱”(扶持经济相对薄弱村)和“扶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双管齐下,着力构建多元、可持续、市场化机制,充分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安排市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10160万元,以市级财政资金为引领,撬动县、镇、村三级共投入4421.26万元,实施富民强村帮促项目163个;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衔接资金项目落地197个,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7273万元。其中,实施省级扶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79个,财政补助13280万元。

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两年多,已排定36个帮促项目,投入帮促资金1110.25万元,撬动各方联建资金3594.04万元。2024年,工作队帮促9村村集体平均经营性收入达127.20万元,较上年增速达64.41%,是宝应全县平均增速3.5倍。

为强化资金项目全程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已将全市4.73亿元帮扶项目资产全部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管理,其中到村资产同步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进行双重管理。

B

产业如何培育? ——因地制宜、培优产业,激活多元创富新动能

乡村不缺资源,缺的是经营能力。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如何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激发地方和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村级抱团、资源整合、联动发展,宝应泾河镇5个村共建‘吾春田’产业项目已经看到成效。”负责监管指导这一项目的宝应商贸物流园副主任徐晨阳说,宝应县泾河镇深处里下河腹地,部分行政村集体资源匮乏,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改变这一尴尬现状,泾河镇党委政府打破行政与资源壁垒,整合黄浦、陈桥、张桥、虹桥5个村的资源力量,在省委驻宝应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支持下,争取中央和省级“富民强村”专项资金,5个村共同出资,先后投入740多万元,共同兴建起“吾春田现代农业示范园”,与扬州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应用无土栽培新技术,种植棚架西瓜、玉菇甜瓜、圣女果、草莓等。

“我们5个村都是股东,聘请山东寿光果蔬专家当技术指导员;村民既是受益人也是出力者,大家共建共享。”泾河镇黄浦村支书童宝祥说,“吾春田”项目运作一年来,已实现销售收入达110万元,带动20户家庭打工就业。集体增收渠道拓展看到了希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劲头更足了。

为让项目落地实、结硕果。我市通过设立“以奖代补”“项目竞争”等激励机制,鼓励村级组织主动谋划、自主建设,推动“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C

如何实现共富? ——利益联结,推动『零散开发』向『整体运营』转变

持续改革创新,“盘活”资源、“激活”要素,不断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各地创新思路用好优势禀赋,唤醒“沉睡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和市场资源,因地制宜、培优产业;探索村级抱团、整村经营、跨村联营、集体农场等利益联结发展模式,技能推动“零散开发”向“整体运营”转变,也能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东。

近日,在高邮市龙虬镇龙腾村,71岁的村民王加尧关注“一件大事”——等村集体农场给予“分红”。

“去年我们一家5口人,光是土地流转收入就有19000元,今年行情大差不差。”别看老王岁数不小,每年的收入真不少。得益于集体农场发展模式,除了土地流转收入,他还在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打零工,一年也能有一万元至两万元收入。

近年来,我市各地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采取县乡统筹、片区组团、联村抱团、集体农场、村企联营等方式,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扬州实践。其中,市农业农村局主推全市30个试点村级集体农场运行良好、成效显著。

村集体农场模式——宝应泾河镇泾河村书记马锦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发展村级集体农场,以95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耕地,由村集体自主经营种植稻麦优质品种,市级“富民强村”项目投入80万元,支持该村购买农机装备。目前农场种植面积1093.42亩,实现了“小田并大田”、效益稳步增的良好局面。

村级组团联营模式——市级“富民强村”项目投入400多万元,支持江都丁伙镇4个村立足村资源优势,抱团发展精品水果观光采摘园项目,种植蓝莓、樱桃等精品水果,每年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约40万元;市级项目投入150万元,支持邗江公道镇3个村发展标准粮库仓储项目,预计每村每年增收10万元左右;市级项目投入300万元,支持邗江杨寿镇5个村抱团建设标准化厂房4300平方米,预计年租金可达75万元……据统计,在各级各类富民强村项目带动下,2024年,全市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236.2万元,同比增长10.9%;全市开展分红的村达到223个,分红金额6600万元,比2023年增加1200万元。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