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智慧”赋能全球“油瓶子”安全
2025-04-30 09:26:00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通讯员 袁建斌 记者 孙炎) 4月28日上午,中国—马来西亚油脂加工与安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扬州迈安德集团举行。这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我市落地的首个产业合作项目,标志着扬州制造在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油脂产业升级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国家对外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别平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说,“棕榈油是中国第二大消费植物油和第一大进口油品,中国—马来西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专注于油脂加工与安全,凸显了全力保障‘油瓶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

棕榈油是中马贸易重要的战略农产品,也是马来西亚重要支柱产业。在签约揭牌仪式上,联合实验室马方主任、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Tan Chin-Ping院士认为,“双方的合作不仅是市场资源的互补,更是助力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汪勇介绍,“当前棕榈油产业面临西方技术壁垒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构成了产业发展面临的两大困境。联合实验室的定位就是打造棕榈油加工与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突破发展困境,创造发展机遇。”

有研究报告显示,在超过200℃的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会生成比其他植物油更多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此成为欧盟严控棕榈油进口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今年3月21日,迈安德集团两项创新技术成果通过权威认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业内关注度。迈安德油脂事业部总经理孙明奎介绍,其中一项技术成果可使精炼后成品油中上述有害物质含量显著优于欧盟标准。

汪勇认为,“在全球实验室里也许还有其他解决方案,但迈安德工艺技术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产业化领先解决方案。” 他表示,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中马顶尖科研团队,构建“市场要素、高校技术、先进装备”三位一体国际科技合作布局,打造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对于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的下一步工作打算,孙明奎展望说,“将探讨与暨南大学共建小试生产实验室,或前往马来西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改造,这些都在积极谋划推进中。”

“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的建立,架起了‘一带一路’资源与技术交流合作的空间桥梁,为东盟乃至全球油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扬州智慧’。”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说。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