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聚力书写“滤料甲天下”传奇
2025-10-20 07:53: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卞小燕 苑彩霞

每一条滤袋都自带“身份”信息,数字孪生工厂让所有车间生产线全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数据都能被实时掌握……10月17日,记者走进江苏蓝天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大厅,超大电子屏向人们展示了基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AI等技术的“智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先进性。

蓝天环保集团是阜宁环保滤料产业龙头企业之一。“我们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监控,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进行工艺的追溯。通过平台的使用,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改数转,公司已打造成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智维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传统产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近年来,蓝天环保对钢铁企业的烟气污染治理设备及其过滤单元的研发、制造、运维实现了全要素协同化、管理可视化、故障预控化、决策智慧化,为钢铁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生产过程减污协同降碳综合解决方案,有效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智改数转,推动企业成为行业标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升级。阜宁县倾力打造环保滤料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环保滤料生产基地,阜宁环保滤料产业园已集聚200余家各类滤料企业,入选全国纺织行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获得“中国环保滤料产业基地”称号。滤料产业研发出的高效膜材料、陶瓷滤料、金属滤料等特种滤料,具有超滤、纳滤、无碱和反渗透膜等核心技术,并形成高端优势,滤料产品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远销17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80亿元。一块小滤布,铺展开阜宁“滤料甲天下”的产业传奇。

在阜宁县陈集镇西南工业园,江苏巨之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心无旁骛的做“膜”企业。走进生产车间,数千根直径仅0.6毫米、中空的白色膜丝被整齐固定在方形框架上,在车间里排成矩阵,仿佛即将拿出去晾晒的手工挂面。这一根根纤细的“面条”,其实是广泛应用于煤化工、热电厂等工业废水处理,以及养殖尾水、黑臭水体治理,甚至市政自来水领域的环保设施的核心材料——高端功能化系列分离膜。

依托公司创始人、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博士生导师黄小军及其分离膜研发团队的技术支撑,巨之澜已成为全球一流的分离膜生产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

巨之澜专注于绿色低碳颠覆性技术和重点行业降碳增效两个方向,不断突破行业技术壁垒,研发制造出一大批可完全替代国外进口膜的高端产品。“湖北高速公路300多处服务区的厕所,过去污水处理一直使用国外品牌膜,后来通过对比测试,他们发现巨之澜产品完全能与其媲美,目前这些服务区已开始全面‘膜替换’。”巨之澜市场部经理张丁超介绍。

巨之澜专注于废水处理的核心材料膜,而瑞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以废水废盐深度处理的整体系统工程为主攻方向,聚焦低碳约束下的工业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利用,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变得更干净。9月22日,瑞达环保阜宁县污水厂智慧化改造项目启动,该项目将有效提升环保项目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出水水质的精准化控制。

围绕应用基础研究,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研究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在阜宁,这样的科技领军企业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带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

为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阜宁县持续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三年来累计落实各类科技创新奖励政策资金1.2亿余元,着力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体系。到2025年底,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2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重点产业板块研发投入强度达4%;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5%……科技力量的加持,为阜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