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志愿者坚持42载为烈士寻亲 31位滨海英烈名刻“津辽吉”
2025-07-25 07:54: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记者 卞小燕) 7月24日,滨海县八巨镇永余村村民辛立雄来到黄河故道边,在爷爷奶奶墓前深情告慰:“三叔牺牲地找到了,你们80多年的牵挂终于可以放下了!”

7月14日至19日,滨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英烈亲属、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组成12人的滨海县烈士寻亲志愿队,奔赴天津、辽宁、吉林三地,寻找滨海籍烈士战斗遗址、牺牲地、墓地,在“津辽吉”为31位烈士补刻英名。辛立雄的三叔辛法美烈士便是其中一位。

1944年,辛法美参加了新四军,跟着部队辗转东北战场。“三叔这一走便杳无音信。直至新中国成立,一家人才从复员同乡中得知其在辽宁省洪龙县(音)牺牲的噩耗。从此,爷爷奶奶由等待三叔归来变为寻找三叔牺牲地,直到他们病故也未找到。”64岁的辛立雄说,打记事起,寻找三叔牺牲地就成了一家人放不下的执念。

1981年,辛立雄前往辽宁寻找未果。2019年8月1日,他找到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寻求帮助。2020年3月,徐振理为辛立雄战友、96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栾毅华做口述史时,在考证其辽宁省葫芦岛市洪龙县(音)战斗负伤地点时确认,洪龙县(音)不是县级单位,而是一个东北小镇——虹螺岘镇。因“岘”和“县”在滨海方言中读音相近,徐振理联想到辛法美牺牲地很可能也是虹螺岘镇。后经多方考证,栾毅华负伤、辛法美牺牲日期相同、地名相同、部队番号相同。虹螺岘镇正是辛法美烈士牺牲地。

7月16日,葫芦岛市南票区烈士陵园,辛法美烈士刻名祭奠仪式上,辛立雄泪眼婆娑:“三叔牺牲80年了,他把青春热血洒在了东北大地。”

纪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烈们,让英名上墙。7月14日至15日,天津市烈士陵园、平津战役纪念馆新补刻天津战役陈洪星、韩乃桂、张信、贾长伍、王志祥5位滨海县烈士。三年来,滨海县烈士寻亲志愿队四赴天津,补刻烈士英名7位。

7月17日,吉林省四平市烈士陵园举行滨海县25位烈士刻名祭奠仪式。滨海县在四平战役中牺牲96位战士,四平市烈士陵园已刻名71位,其中徐振理排查出25位漏名烈士。

“1983年,我参加首次全国革命烈士换证补证工作。受烈士亲人委托,开始对这次补刻的王锦东等烈士牺牲地、墓地进行考证,仅这一次,‘津辽吉’三地31位烈士全部补刻姓名,我们团队整整花了42年。”徐振理说。

“为烈士寻亲,补刻烈士姓名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政府部门与民间红色志愿力量的协作,实现英烈精神的代际传递。”目前,滨海县已为15位烈士补发证书,为207位烈士找到亲人,为236位烈士修墓立碑。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