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绿”共创 满“盐”同新
2025-07-15 09:16: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打印

□记者 韩宝贵 殷俊杰

万里黄海如巨笔挥毫,绘就天蓝地绿、鹤舞鹿鸣的生态长卷。

栋栋楼宇如明珠镶嵌,植入向绿生长、向高而攀的新质基因。

在盐城大市区,一座以巨型“风车”为标志的现代化园区——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正拔节生长、活力涌动。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碳达峰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支持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城市,盐城如何担使命、扛重担,让千里海岸线成为创新链,为江苏“打头阵”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以城市之名,锚定绿色低碳,志在科创引领,务求千里同新。

创新闯进绿色怀抱,绿色低碳科创园东邻高铁、高架,西接行政文化和商业金融中心,正以“一核多驱、五维聚合”的发展新格局为笔,聚焦“风、光、氢、储、碳、海、农”七大主题,精心描绘“绿色低碳、数智融合、开放共享”的科创蓝图。

聚沙成塔

创新在这里策源

向海图强,绿色能源开发挺进“深蓝”。

在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金风前沿技术(盐城)研究院,科研团队正全力攻关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和漂浮式风电技术。“我们的长柔叶片流固耦合研究项目,运用先进算法,可使80米以上叶片机组年发电量提高1%至3%。”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单毅介绍。

同样在科创园,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团队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兆瓦级±30千伏直流变换器,将深远海输电电缆材料损耗降低近三分之一,为海上风电远距离高效传输提供核心支撑。

龙头企业与大院大所为何在此高效协同、“同题共答”?“这得益于盐城的独特资源禀赋和科创园的精准布局。”盐南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美丽生态是盐城的“三大名片”,也是盐城更好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市委全会对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聚焦“风、光、氢、储、碳、海、农”七大主题,着力打造“科创+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针对传统园区产创融合低效、资源匹配滞后等难题,园区创新打造“小管委+大公司”运管体系,实践“创投牵引+场景吸引”招商策略,首创“技术经理人+成果转化员”链接机制,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项目入园即有专属服务专员全程跟进,集成提供资本创投、场景应用、政策申报等全方位服务。”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强对此深有体会。

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大院大所、龙头企业落地。目前,园区已汇聚中国科学院广化所新型储能、重塑制氢装备等35个高能级项目和20余支顶尖科学家团队,正加速崛起为长三角重要的新兴产业孵化高地。

多驱链接

产创在这里协同

5月,中国科学院广化所新型储能研发测试认证中心在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正式启用。储能技术企业江苏远航上门对接技术服务细节。

“以往产品送检需奔波全国,耗时费力。如今‘家门口’就能完成,大大提升研发效率,为抢占市场赢得先机。”企业负责人杨冠东的感慨,道出产业竞争的制胜关键——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谁能率先破题,谁就能抢占先机。

如何让实验室成果更高效地走进市场?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发挥牵引示范作用,整合周边科创生态园、机器人产业园、构港工业园等优质载体,持续深化“盐南孵化,全域转化”跨区域协同机制。

聚焦氢能,上海重塑制氢装备研发智造总部项目建成后,可与盐南高新区的中日(盐城)绿氢国际科创中心等项目协同构建“制—储—运—加—用”的氢能全产业链。

布局农业,园区与市农业科学院共建江苏沿海耐盐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实验室,开展耐盐碱作物育种和盐土改良研究,为沿海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依托“技术共享+场景开放+资本对接”模式,多个重点项目在全市各板块精准落地、开花结果。

绿见未来

五维在这里赋能

复合双风轮风机高效运转,光伏步道随步履生“电”……夏日的盐城绿色低碳科创园,宛如一座未来感十足的零碳社区。这里汇聚的10多项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成为观察绿色创新发展的“前沿窗口”。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成为全球共识与时代使命。上半年,近万名国内外客商、企业代表和研学团队走进园区,探寻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国际联络部主任金罗兰高度评价园区的创新实践:“这里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探索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来能进一步推动中外企业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盐城绿色低碳园区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探索实践,对讲好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故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参观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会客厅后,经济日报社评论部曹红艳深有感触。

科创载体是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摇篮”,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一季度,盐城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我们将充分发挥盐南高新区区位优势,放大日益凸显的‘窗口’效应,聚焦发力‘创新联合体、产业协同链、生态服务网、人才宜创地、制度试验田’五大维度,多措并举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科技成果拓展广阔市场空间,驱动沿海经济向着更绿、更强的未来破浪前行。”盐南高新区党工委有关负责同志信心十足。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