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向新 电靓未来 —— 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服务经济绿色转型纪事
2025-05-06 07:47: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蒋诚 鲁璐

追风不止,逐光前行。在盐城,一缕风、一束光被新能源装备抓住,变身“绿电”,点亮万家灯火,驱动经济引擎。全社会用电量超过六成来自新能源发电,这是盐城交出的绿色低碳发展答卷。

近年来,国网盐城供电公司在加强新能源消纳应用、服务(近)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盐城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碳路先锋”。

调配优化,新规划织就绿色电网

“五一”假期,位于盐城的国电投滨海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500千伏送出工程安排33个班组共410名电力工作者进行组塔施工作业,该项目是盐城供电公司推进500千伏沿海二通道向北延伸的关键一步。

“工程线路全长89.28公里,新建输电铁塔206基,预计今年年底投运,该工程将沿海二通道向北延伸至滨海港,向西贯通至中部城区,在盐城形成500千伏‘四纵三横’地区主干网格局,为沿海大型清洁火电及新能源规模化外送提供重要基础支撑。”该公司发展部主任王立成表示。

在稳步推进“北电南送”的同时,盐城供电公司大力推进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提升新能源就地转化利用率。

2024年6月,三峡悦达阜宁共享储能电站并网投运。项目落地之初,盐城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就建立工作专班,仅用时6个月就推动项目评审取得批复文件,较正常评审周期缩短5个月左右。此外,该公司提前勘察现场,就近选择从220千伏东益变电站架设8公里多长的220千伏线路至储能电站本体,为客户节省投资1947万元。

截至目前,盐城已建成10个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总规模达362万千瓦时,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盐城供电公司推动虚拟电厂建设,进一步促进电力供需平衡。4月29日,盐城市首个虚拟电厂项目试运行,该项目共聚合用户侧资源28户,接入容量73.5万千瓦,调节能力达14.2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的可调规模。“把智能楼宇、充电桩、新型储能等配电网中的分散发电和有源负荷,汇聚成一个虚拟‘电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既可作为‘正电厂’向电力系统供电,也可以作为‘负电厂’消纳电力,起到灵活削峰填谷的作用。”该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倪亚佳说。

绿电供应,“可溯源”推动零碳转型发展

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是盐城打造(近)零碳产业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出口导向型城市,盐城正发挥本地绿电资源优势,助力外向型企业加强产业链碳标识认证管理,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绿色贸易规则。

行业开展重点产业链碳标识认证管理,企业所用的绿电“可溯源”是重要基础。“我们通过改造锦城变电站,为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通过绿电专线就近接入沿海大规模新能源,构建绿电高比例供应体系。”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副主任王媛媛解释说,绿电专线上端承接新能源发电、下端以绿电直连形式供企业使用,清晰的流向为绿电“可溯源”提供支撑。目前,产业园先导区使用绿电的占比已经超过40%,未来还会接入更多的新能源项目,可以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绿电占比。

碳排放减少了,绿电“引力”就此显现。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总投资82.5亿元的岚泽绿色甲醇航煤项目、总投资60.5亿元的吉电绿氢一体化项目都是为“绿”而来。不只大丰港零碳产业园,2024年,射阳港的110千伏临港变电站和滨海港的110千伏工业变电站等多处变电站都完成了绿电母线改造。目前,盐城3家零碳产业园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将来,我们还将持续优化各园区网架,接纳更多的绿电。”王立成说,未来将会有更多光伏电站、海上和陆地风电项目接入这些园区。

“大丰有丰富的绿电资源,生产过程中,我们全程使用绿电和‘绿色蒸汽’,这样做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提升品牌形象,让企业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江苏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兼总经理助理张晓强介绍,岚泽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绿色甲醇,这项技术为航海船只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低碳的替代燃料,有助于减少航海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智慧分析,“双碳”平台驱动绿色转型

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盐城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新能源产业也是盐城着力打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盐城供电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跟踪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客户用电获得感、满意度。

近日,位于响水经济开发区的乾运高科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锰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在进行最后收尾工作。为满足产能需要,该项目需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根据项目用电负荷递增的特点,盐城供电公司为企业匹配制定分阶段供电方案。去年10月底,盐城供电公司通过10千伏线路为项目先行供电,确保用户厂区内设备调试。同时,盐城供电公司为该项目配套的电力外线工程新建一条5.3公里的110千伏输电线路,以“随工随检”方式加快了电力外线工程建设进度。

去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为鸿旭、润达等90户新能源企业提供接电、增容服务,并紧密跟踪海洋智算中心、一汽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不仅如此,盐城供电公司还着力做好“供电+能效”服务,让新质生产力发展“绿意盎然”。

4月27日,智泰新能源(东台)有限公司正式接入由盐城供电公司联合东台市发改委打造的“双碳”绿电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能耗、碳排放数据,还能收到供电公司定期帮我们企业做的能效分析,这对企业节约用能有很大帮助。”该公司负责人马柱说。该平台是国网江苏电力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县级试点之一,设有“全碳监测、绿电服务、市场探索”三大功能模块。目前,该平台已接入东台市39家新能源电厂,覆盖全市33家重点用能企业、750户规上工业和2101户工业用户,实现用能企业能耗情况和碳排放情况的精准监测分析及预警,可为企业提供新能源规划建设、并网消纳、绿电交易等一站式服务。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