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微
云龙湖畔人流如织,彭城七里古风新韵,餐饮店门前排起长队,商圈停车场里鲁、豫、皖车牌随处可见……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徐州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市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317场,政银企联动投入资金近9000万元,超千家商户参与。
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市62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7.4亿元,同比增长7.27%。主城区22家重点商贸零售企业表现亮眼,实现销售额5.88亿元,同比增长9.85%;日均客流量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2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假日消费答卷。
新地标聚人气
热点消费“燃”全城
双节期间,徐州消费市场新地标表现抢眼。彭城七里项目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首店经济的加持,让这片新地标更具吸引力。假期期间,好利来、达美乐等知名品牌徐州首店相继开业,凭借品牌影响力与徐州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创下亮眼业绩——两店开业首日销售额均创系统内门店新高。好利来徐州区域负责人介绍:“自9月30日开业以来,连续3天创下全国门店同期新纪录,完全超出预期。徐州对首店经济的政策支持和浓厚的商业氛围,让我们对后续发展充满信心。”而10月1日开业的达美乐比萨,首日销售额68万元,创下门店单日销售“全球第一”。整个假期,达美乐比萨累计销售4.5万份,好利来半熟芝士卖出3.4万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消费爆款。
首店效应持续外溢,带动周边业态同步升温。彭城七里沿线的小康人家、什一等本土餐饮品牌借势发力,推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特色菜品,迎来客流高峰,营业额日均增长超200%。
除了商业新地标,赛事与节庆热点同样激活消费潜力。我市重点商贸企业紧扣“苏超”主场赛事与中秋团圆主题,推出“看球赛享折扣”“中秋团圆礼特惠”等特色活动。数据显示,10月5日“苏超”徐州队主场比赛当日及中秋当天,22家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6%、9.43%,彰显热点IP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商圈消费多点开花
外来客流“旺”市场
作为区域商业重镇,徐州主城消费格局正加速从“一枝独秀”向“多点开花”转变。
中心商圈9家企业实现销售额2.83亿元,同比增长1.11%,日均客流量46.92万人次,同比增长10.09%。
西部商圈(金鹰人民广场店、杉杉奥特莱斯等)实现销售额9427.75万元,同比增长22.86%;东部商圈(云龙万达、环球港、宜家等)销售额12516.32万元,同比增长13.48%;南部商圈(三胞国际广场、铜山万达、金桥超市等)销售额4517.29万元,同比增长16.57%。三大商圈合计销售额26461.36万元,同比增长17.20%,占比45%,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区域消费均衡发展态势愈发明显。
外来消费的持续扩容,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徐州各大商圈凭借多元业态与特色服务,持续增强对周边区域消费者的辐射力。其中,苏宁广场、杉杉奥特莱斯表现突出,假期第四日、第五日外来消费占比均达峰值,分别为63%、61%,整个假期综合外来消费占比均为53%。“我们打造了屋顶花园等沉浸式、体验感的商业空间,结合‘名品+折扣’的核心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商业消费新场景。”杉杉奥特莱斯相关负责人表示,节假日外来消费占比持续突破50%,印证了徐州作为区域消费中心的吸引力。
此外,金鹰国际、云龙万达、环球港、铜山万达等商贸企业外来消费占比分别为41%、21%、37%、22%,多元商圈共同构建起对外消费引力场,也为假期消费增长注入了新型驱动力。
政企强联动
精准发力促消费
政策杠杆精准发力,成为徐州假日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引擎。
为激活假日消费,徐州构建“市县(区)联动、政企协同”的促消费格局。全市聚焦焕新消费、节庆消费、餐饮消费、品质消费等领域,开展汽车消费补贴、十一车展、成品油有奖发票等重点活动10余场。其中,2025徐州十一车展吸引近60家车企、40余个品牌、200余款热门车型参展,为徐州及周边消费者打造了一站式赏车、购车、玩车平台。
结合“淮海新消费·金秋惠购”秋季主题,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出“月满华诞,‘购’享云龙”“活力充沛,双节同庆”“畅游新沂·乐购十一”等20余场特色主题活动。其中,徐州经开区、沛县分别发放50万元、60万元消费券,直接让利消费者。
政策红利精准落地,镇街层面的消费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铜山街道的“娇山湖国潮市集”上,汉服巡游、非遗手作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汉王镇的“拔剑泉非遗新市集”里,手工泥塑等特色产品销量可观。据统计,假期期间全市镇街层面开展各类消费活动近百场,形成“市级有亮点、县区有特色、镇街有氛围”的立体化促消费网络。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企联动的促消费模式既精准对接了消费者需求,又为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客流增长,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与广大市民。
美食为媒
徐州味道引爆餐饮消费
10月4日傍晚,丰储街的一家烧烤店门前,等候就餐的队伍已经排到了街角,来自河南商丘的大学生高允皓正在耐心等待。“早就想来徐州吃美食,这个假期特意和室友坐高铁过来,虽然要排100多桌,但闻着香味就觉得值了。”这个假期,徐州烧烤、地锅鸡等特色美食再次成为“流量密码”,让街巷间的“烟火气”愈发浓郁。
假期期间,家庭聚餐、朋友聚会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餐饮市场持续升温。全市重点监测的28家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1265.66万元,客流量12.55万人次,其中10月7日营业额同比增幅最高,达到13.37%。为应对客流高峰,餐饮企业围绕节日特点纷纷出招:有的推出特色套餐,有的延长营业时间,还有的开通线上取号服务,最大限度扩大餐饮消费供给,提升接待能力。
特色美食街区成为餐饮消费的核心载体。丰储街、富国街等步行街人头攒动,地锅鸡、烧烤、把子肉、米线、八股油条等徐州特色美食店铺前食客络绎不绝。“假期每天能卖200多份地锅鸡,光是鸡就得提前准备几百只。”富国街一家徐州特色饭店的负责人说。这个假期,热门餐饮店排队100桌以上成为常态,部分门店甚至排超200桌,旺盛的餐饮需求有效拉动了假日消费增长。
从新地标到区域商圈,从本地市民到外来游客,从政策红利到美食引力,这个双节假期,徐州消费市场的多元活力充分释放。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培育消费新场景、壮大消费新动能,不断提升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能级,让消费市场始终保持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