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广阔“空天”,无锡锻造制造“尖兵”
2025-10-18 08:33:00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  】【打印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航空航天装备市场核心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日前,无锡密集发布《无锡市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无锡市加快推进大飞机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了空天产业的突围路线——高水平推进高端制造业融合创新,到2027年培育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链企业超200家,带动航空关联产业产值500亿元。

当制造供应“缺口”显现,一座城市能否抓住机遇、填补空白,既取决于先天禀赋,也考验战略布局。无锡现有航空产业链企业223家,2024年全产业链营收近300亿元。无锡参与的长三角大飞机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梁溪空天产业入选第一批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这些成果汇聚成无锡向空天制造“尖兵”迈进的底气。

3个月前,无锡民营企业家在全市大飞机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强化适航服务”“细化配套清单”等建议,最终转化为政策中的具体条款,让“尖兵”锻造之路更贴合企业发展实际。在全域产业生态构建上,《若干措施》立足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应用市场牵引、打造产业创新生态,为全市空天产业提供从研发创新到产能释放的全周期支持,将城市资源精准导入产业关键环节。在重点领域突破上,《行动计划》聚焦实施产业基础提质、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生态提优等重点任务,计划将无锡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大飞机配套产业关键技术自主高地、核心产品供给高地、科技企业集聚高地。

面对运载火箭、商业卫星、大飞机等领域对高端制造能力的巨大需求,无锡以“转型”为关键词,让传统制造基础成为空天产业发展的“富矿”。如对首次进入星箭制造、大飞机生产供应链并形成销售的企业,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航天工程建设,在实施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军委装备发展部批准(备案)的航空航天发射活动后,按不超过发射费用和商业保险的10%和2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次最高2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补贴500万元;加快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分档给予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研发资助等。

航空航天产业具有复杂性,无锡这套“全域布局+重点突破”的政策组合拳正是对产业突围的精准回应。与商业航天更强调“激活市场活力、抢占商业赛道”不同,大飞机产业侧重“对接国家供应链、强化适航能力”。此次《行动计划》清晰指出,要聚焦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特色机载系统领域、航空新材料领域和高附加值专精领域。这不仅是政府侧的行动路线,更是企业的“发展目录”,基于前期调研,清单甚至细化到发动机叶片、智能传感器等具体部件及危险气象感知、数字孪生健康管理等前沿技术,以更精细“功夫”提升大飞机零部件产业链能级。

从平台建设到人才招引,从产业对接到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都部署了具体做法,尤其在专业化能力建设和适航认证体系的建设上,为 “尖兵”后备企业扫清发展障碍。“大飞机产业链条具有稳定性和极强的专业性,因而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为我们的企业‘降低’门槛。”市工信局人士说,适航认证的严苛性体现在“零容错”原则上,一项测试的周期可长达3—5年,将依托“航空能力培育中心”,构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和航空材料等大飞机配套适航认证能力体系、取证支持体系以及适航审定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从设计验证、工艺认证到产品取证的全流程辅导。(韩依纯)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