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程锦欣
10月18日,“苏超”半决赛南京队对阵泰州队的比赛,将在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打响。同一天,2025射箭世界杯总决赛,将在南京眼旅游区奥林匹克博物馆广场拉开帷幕。
今年,从初春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速度与激情,到盛夏“苏超”的万众沸腾,再到岁末将上演的2025乒超联赛总决赛的巅峰对决……南京体育赛事日历堪称“顶级集合”。这座六朝古都正以体育为媒,激活从高水平体育赛事到强劲城市价值的跃升,书写着世界体育名城建设的崭新篇章。
赛事矩阵聚能,彰显城市综合实力
3月23日,“南京魔方”内的电子记分牌定格下最后一组数据:3天赛程、53场对决、78枚奖牌,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运动员在此挥洒汗水。作为首次落户中国的世界最高级别室内田径赛事,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不仅见证了挪威中长跑名将雅各布·英厄布里格森包揽男子1500米、3000米两枚金牌,加冕双冠王,更见证了中国运动员的成长——吴艳妮在女子60米栏半决赛中以8秒01的成绩打破尘封11年的全国纪录,朱亚明以17米33的成绩刷新个人最佳并摘得男子三级跳远银牌,在男子4×400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打破全国纪录……
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盛赞:“很少有赛事能会聚如此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南京的办赛能力令人惊叹。”
这场赛事的价值远超竞技本身。数据显示,赛事为南京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拉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额9646万元,媒体传播价值超12亿元。
今年,“赛事红利”在南京持续释放:“五一”期间,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南京站在百家湖商圈开赛,8位顶尖女子撑竿跳高选手让商业地标变身竞技舞台;7月,“苏超”南京队主场对战苏州队的比赛中,60396人的上座纪录首次刷新“苏超”单场观赛人数纪录,随后,“苏超”南京赛区现场观众人数一路攀升,折射出南京足球深厚的群众基础,也展现了这座城市对于体育赛事的情感凝聚力。
10月18日至19日,南京眼旅游区迎来首次落户中国的射箭世界杯总决赛,32位全球顶尖选手将在长江之畔展开“精准对决”;11月,2025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国际锦标赛将开赛,来自世界各地的74位斯诺克高手将齐聚秦淮河畔角逐冠军;12月,乒超联赛总决赛则将见证国手们的巅峰较量。
从田径到水上,从团队项目到个人竞技,南京已形成覆盖全项目、贯穿全年的赛事矩阵。这些赛事正成为检验城市综合实力的“试金石”,进一步丰富着南京的赛事谱系和城市形象维度,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赛事热度”到“城市能量”的深层转化。
口碑“福地”筑巢,塑造城市魅力名片
“南京是我的‘福地’!”中国短跑名将梁小静在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上,特意以“福娃”造型向南京致谢。在这座城市的赛场上,“突破”成为高频词:世界纪录保持者、瑞典男子撑竿跳高选手阿曼德·杜普兰蒂斯,在南京实现了职业生涯第100次跳过6米高度;中国小将刘俊茜在“家门口”斩获男子60米栏铜牌;瑞典选手威尔玛·尼尔森直言“观众的呐喊给了我冲刺的力量”……
一座城市如何成为运动员向往的赛场?不仅在于赛事场馆的硬件条件,更在于城市创造的“软实力”。这些来自顶尖运动员的肯定,让南京与“卓越”“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强大的“福地”标签。
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巧妙地将体育与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当青春的赛艇在流淌千年文脉的秦淮河上破浪前行,现代体育精神与古老城市血脉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运动员们在挥桨竞渡间,领略着“十里秦淮”的旖旎风光;中外游客则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了南京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城市气质。
“我划出了自己最好的实力,这条河很平稳,很适合我们去划。”参加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的同济大学赛艇队队长陈治宁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秦淮河,这里环境特别好,而且南京市民们都很热情,都在为我们加油。”
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形成:优秀赛事造就“福地”口碑,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优秀赛事,最终使南京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版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坐标。
“赛事+文旅”新潮流,激活城市经济新动能
“看完‘苏超’,第二天去逛逛钟山风景区,吃一吃美食,这才是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浙江球迷李天成的行程颇具代表性。“苏超”半决赛今天上演,一批批游客赶来,“来了就不想走”。
10月,南京的“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再度升级,本轮新增购物商场9家,参与经营主体增至418家,观众凭相关票据,就能前往参与优惠活动的指定场景享受优惠。
在“苏超”等赛事的助推下,南京锁定美团旅行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榜首位置。8天长假,南京全市接待游客量200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和34.8%,日均分别增长13.9%和15.6%。
赛事与城市景观的深度融合,让“观赛+游览”成为新潮流。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期间,中外运动员在赛后化身游客,全球青年乘坐长江游轮,走进夫子庙、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地标,体验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色,感受六朝古都的文化魅力。
“我爱南京!”“谢谢你,南京!”“南京,我们下次再见!”……比赛结束后,来自全球的学子纷纷用真挚的话语,诉说着对这座城市的感谢与不舍,语言虽不同,但“美美与共”的难忘回忆却是相同的。
一场场赛事让城市空间更有活力,而城市美景让赛事更具魅力。纵观2025年南京体育赛事画卷,其深层意义在于,系统性地构建了一条以体育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实践”路径。当全球目光聚焦南京,当城市因体育而沸腾,每一位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种源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凝聚人心,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