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促进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发布
2025-08-01 09:31:00
来源:无锡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变为市场上的成熟产品,从概念验证的“最初一公里”到走下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其间横亘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成果不优、支撑不够、过程不畅、资金不足等诸多关卡。7月31日,《无锡市促进全链式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针对“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等问题,以12条硬核措施支持科技成果全生命周期转移转化,打开一条贯穿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绿色通道”。

拥有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是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针对“转什么”这一关键问题,《若干措施》首条就明确指向加强成果捕捉和供给,提出组建无锡技术转移高校院所联盟,建立“驻校技术经理人”机制,主动捕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同时,探索实施“项目经理人”科技创新管理范式,并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通过“订单式”研发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有了科技成果来源,还需要有优质的人才参与转化。针对“谁来转”,该《若干措施》致力激发各类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创新提出组织实施“无锡青年科学家支撑计划”,支持前沿技术领域领军的青年科技人才来锡创新创业。高校院所人才团队带科技成果创办、领办科技企业,经评审择优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若干措施》还首次提出将优秀技术转移人才纳入“太湖人才计划”并予以高层次人才奖励。对于科研人员,将优化职称评价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评价权重,激发成果转化积极性。

针对创新平台的成果转化,《若干措施》明确给予“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重点科研平台向企业转移转化创新成果,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10%可获最高500万元支持。高新园区企业承接高能级创新平台成果并落地转化,每项成果最高奖励5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若干措施》还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服务平台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50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并每年根据绩效评价给予奖励。新建智能化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最高可获500万元资助。

对于高校院所、国有企业、医疗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以及技术转移中心、科技金融机构等服务单位,《若干措施》都有相应的针对性举措,全方位覆盖科技成果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这一系列硬核措施,聚焦打通成果转化的关键堵点,将有效激发全链条的创新活力,为无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能。(朱冬娅)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