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属企业第四组产改工作巡讲走进中交河海工程有限公司
2025-11-21 15:32:00
来源:
【字号:  】【打印

11月19—20日,“比学赶超同心行”江苏省部属企业第四组产改工作巡讲活动走进中交河海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臧铁柱出席并讲话。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俊华致辞。

此次巡讲汇聚众多省部属企业工会工作负责同志,中交河海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江苏省电影集团、华能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围绕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平台赋能、破局出海等议题,分享在产改实践中的成果与经验。

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臧铁柱

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总技师管延安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产改实践中的切身感受。

产业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中坚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作为该系列年度巡讲的收官活动,参会人员纷纷为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点赞。“四场活动分别由四家单位组织,分享前安排现场参观,走进一线更直观感受与认知。”现场参与嘉宾坦言,巡讲搭建了常态化互动交流平台,策划更是锚定“政治上有保障、制度上能落实、素质上能提高、权益上要维护”的目标,各兄弟企业畅所欲言,共建产改经验“共享生态圈”,为江苏从工业制造大省向高质量发展强省转变注入动力。

党建领航红心筑梦,把牢改革政治方向

江苏始终坚持党对产改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实效,构建“党建带工建、工建促产改”一体化推进体系。

中交河海工程有限公司将产业工人队伍中流动党员全部纳入项目党支部,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开展“班前微党课”、“工地课堂”等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

中电建华东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依托“工会+党支部+团委”三位一体,搭建多元化“比学赶超”平台,引导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将党的领导贯彻产改全过程,注重将党员发展计划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确保党员占产业工人总数比例合理。

江苏省电影集团工会委员会打造“红映苏影”党建品牌,推动各支部建立特色子品牌,搭建电影党课、“苏影之星”员工课堂等活动,实现党建与工建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学习的课堂,无处不在。中储粮江苏质检中心工会将课堂设在红色教育基地、粮食质量调查现场以及科研一线,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生根发芽;中国福马工会委员会开展“岗、区、队”建设,总结形成典型案例。党建引领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插秧机是中国福马对接国家战略,振兴农机装备重点项目,林海手扶插秧机行业排名国内第一,高速插秧机行业排名国内前三。

以“平台”搭好台,构建多元赋能载体

平台是产改落地的关键支撑。江苏聚焦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创新转化、权益维护等需求,打造“实体+数字”“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平台矩阵。

南京金陵饭店集团工会联合会与顶尖科研机构共建平台,夯实技术基石。金陵食品科技公司与省农科院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不仅优化了熏鱼、豉油鸡等菜品工艺,更将金陵方糕保质期从7天延至15天。这种深度绑定,实现从“技术输血”到“自我造血”转变。

作为深耕体育赛事领域的企业,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工会以赛事品牌强化创业平台。孵化的长三角自行车穿越赛自主IP,今年来已在靖江、泰兴、淮安等地开赛,实现“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消费闭环。环南京都市圈自行车赛将骑游线路融入城市地标,大学生马拉松联赛IP升级为省大学生路跑联盟联赛,品牌运作跨向新高度。

中储粮江苏质检中心工会链接行业资源,打造“中储粮南京质检工作室”技术研发平台,与国家粮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通过平台让产业工人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设备研发等,将“金点子”转化为“金果子”。

江苏省盐业集团工会打造创新工作室平台,共创建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成为“生产难题解决中心”与“降本增效实践中心”。其中“张红光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小包输送智能在线测控集控系统”替代人工对装箱过程关键质量问题进行自动测控,属国内首创。

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工会深化数药先锋平台。一方面围绕物流职工技能提升等方面,打造数字化物流中心示范平台。另一方面围绕物流一体化,探索创造“数药先锋”品牌价值最大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一公里”。

建好“成才梯”,拓宽职业发展新空间

产教融合的成果,最终落到“人”的身上。江苏打破产业工人成长“天花板”,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贯通”的职业发展体系,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现实。

省体育产业集团工会结合长期异地办赛实际,办好“头雁课堂+实境课堂+流动课堂+指尖课堂”,常态开展“师带徒”“帮带学”;东航技术江苏分公司工会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体系,在入职后为新员工配备带教师傅,进行一年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带教;民航江苏空管分局工会2025年挂牌成立“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组建青年创新团队,推动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低空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中智江苏公司工会以“校聘融合”为突破,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走进12所高校,全年招聘产业工人近3000人,解决企业“用工难”,也为毕业生搭建从“校园”到“车间”的技能过渡平台。

大峘集团工会通过对职工队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能力淬炼,为技术人员提供发展平台。新员工报到就选配师傅,以老带新建立新型师徒关系。结对以三年为周期,设立师带徒补贴300元/月,每半年定期考核反馈成果。

畅通成长路径,才能为产改搭建成才梯。只有为产业工人搭建成长成才“快车道”,才能让产改落地见效。华能江苏公司工会构建“互联网+学、培、考、评”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人工智能+培训”,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

中国石油江苏销售公司工会围绕经营目标,设计“全省统筹+分公司定制+岗位特色”竞赛架构。全省设“龙虎榜”,推行月通报、季总结制度;中交河海工会推行“导师带徒”制,由项目经理或劳模先进与年轻工程师结对。安排现场管理工程师轮岗“两进四管”工作,对培养成效显著的现场管理工程师,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跨界融合开辟蓝海,激活协同发展动能

江苏打破体制、行业、区域壁垒,以跨界融合破解产改难题,形成“产教融合、链企融合、区域融合”的多元发展格局。

南京金陵饭店集团工会联合会与专业领域权威跨界融合,开辟创新蓝海。瞄准“轻养生”趋势,以经典药方为基础,研发药食同源产品,让中医智慧通过经典食品走进千家万户。这种“食品+医疗”的跨界,不仅创造了新增长点,更提升了品牌专业内涵与社会价值。

开拓海外市场,品牌赋能电商“产改”整体布局。作为江苏有线市场化改革首批建立的子公司,江苏新国货公司全面建设数智化电商新生态体系。公司工会以中泰建交50周年为契机,与泰国华人总商会等海外团队合作,推动江苏特色产品进入泰国,完成品牌出海“首单突破”。通过模式创新,为拓展东南亚市场积累了经验,更为江苏文化与产品出海开辟新路径。

江苏省电影集团工会搭建平台,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对接影视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组织“未来已来 AI筑梦” AI短视频创作技能竞赛,激发职工对AI技术的学习热情,助力集团“AI+影视”深融。

提升服务保障能级,增强职工幸福质感

江苏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维权、关爱、文化等多方面发力,让产业工人共享改革成果。

东航技术江苏分公司工会抓牢抓实员工关爱,开发随“宁”说信息反馈平台,员工工作和生活问题都可通过平台反馈,专家组三天内解决或给出方案。同时设立线上线下员工接待日、党委接待日和纪委书记信箱,确保员工“急难愁盼”问题反馈渠道畅通。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职工参与公司合理化建议活动,生产基地、研发基地每月召开总结会为公司提建议。征集到的好建议、好点子,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中建国际是中建集团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国内,以海外业务为主的核心子企业。为提升服务保障能级,让海外员工放心,公司工会组织海外员工及家属加入集团“医路同行”医疗保障计划,干部晋升、薪酬待遇向海外倾斜,发放外语等津贴,引导员工建功海外。在苏州地区,更是深度对接地方产改政策,争取人才落户、子女教育等优惠支撑、建设总部保障基地、购置员工公寓,让海外员工在“第二故乡”感受产改“江苏温度”,实现“海外建功、家乡安居”。

中交河海工会指导和监督班组建立基于技能、贡献、绩效的内部二次分配机制,让多劳者、技高者多得,调动工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省电影集团工会委员会安排业绩突出职工参加疗休养活动,实施领导接待日与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大峘集团工会发挥职代会制度作用,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听取产业工人意见,拓宽职工民主参与渠道。

江苏产改基础良好,在多年实践中,已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产改路径。聆听完与会企业汇报后,江苏省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臧铁柱对各省部署企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扎实成效和亮点举措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与会的江苏各省部属企业在产改工作落实上,把稳政治“方向盘”、打造人才“强引擎”、织密保障“关爱网”,工作思路清、举措实、亮点多,为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产改提供宝贵经验,共同提升产改工作的质量和时效。后续,各企业要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树牢大人才观理念,搭建大创新舞台。

巡讲会议前,参与活动的各省部属企业工会代表还参观了中交河海承建的位于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内全国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郭蓓/文 费念渠/视频 韩至涵/摄影

作者:  编辑: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