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姚梦颖 夏圣凯
实习生 张亦洋
总投资106亿元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园项目,是泰兴经济开发区新招引的“晨光力量”型项目;兴化经济开发区总投资70亿元的远景能源变压器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一期建设年产2000台的全球变压器智能制造中心,亩均税收贡献将不少于30万元;总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将成为海陵高新区新的产业“增长极”……2025年是泰州项目攻坚年,众多新的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虽然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仍取得显著成效。1至6月,全市累计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91个,协议投资额2960.12亿元。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81个,协议投资额2446.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5%和9.25%,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81%和66.90%,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我市上半年项目招引工作亮点纷呈,不仅大项目好项目数量多,‘8+13+X’产业链群体系也持续成长,彰显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加速构建,泰州正加快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市商务局局长耿晓利说。
详细来看,上半年,全市新签约的10亿元(1亿美元)以上项目共67个,协议投资额达1363.62亿元,占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总协议投资额的46.07%。
“8+13+X”产业链群体系项目表现抢眼。上半年新签约总投资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41个,协议投资额2617.03亿元,分别占签约项目数、投资总额的78.29%、88.41%。其中,新签约大健康产业项目116个,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项目29个,新智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项目360个,未来产业项目36个。
随着新增三个园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上半年,我市重点园区贡献度进一步凸显。数据显示,上半年19个“三比一提升”重点考核园区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25个,协议投资总额为2353.05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1.51%和79.49%。
“这些成绩为多方努力的结果。”耿晓利说,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各地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强化国际对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拓宽招商渠道,更好“筑巢引凤”吸引优质项目。市商务局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重点区域开展市级重点招商活动。4月28日,泰州(北京)产创融合推介会成功举办,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等7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80.3亿元。5月23至24日、6月28至29日,我市两度开展“沪泰同行·共启未来”系列活动,近150名上海企业家来泰考察洽谈合作。各个市(区)、园区也“八仙过海”,精准策划多个招商活动,掀起“项目落户潮”。
一方面抢抓国内机遇,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在大阪世博会江苏周推介泰州产业、拜访盛本医药等10余家企业、推进医药化工项目合作……5月18至24日,我市在日本、新加坡开展的经贸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6月21至27日,我市代表团再度出访希腊、塞尔维亚,在船舶及装备制造业领域加强合作。
在此基础上,我市强化督查赋能,提升招商实效。一个重要举措是完善考核机制,将项目转化率纳入市(区)高质量考核内容,倒逼市(区)强化跟踪服务,有效提升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率。数字化招商平台功能也在升级完善,定期发布招商工作简报,动态跟进项目招引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我市还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举办2期招商沙龙及1期招商团队长培训班,近500名招商人员参与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市商务局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擦亮“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梳理产业链目标招引清单、跨国公司重点目标企业名单,推动本地优质企业与央企国企、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进行高位嫁接;摸排有未分配利润、外方股东境外借款的外资企业,推动企业增资扩股,拓宽外资利用渠道。同时,市商务局大力支持外资企业提升发展能级,协助阿斯利康获批进口设备免税额度、指导新扬子造船申报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资金,并推动爱森絮凝剂、长泰药业、盈科生物等申报省级外资研发中心。
根据《泰州市项目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我市今年全年将新签约亿元(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50个,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20个。
“接下来,我们将锚定招商引资年度目标,强化沪泰协同,聚焦珠三角等地资源,谋划开展市级招商活动,落实《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招商干部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提质增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耿晓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