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梦静 通讯员 莫平凡 张之辰 钱昊)今年以来,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受此影响,我市外贸承压前行,上半年,绿色产品出口成外贸新方向。据泰州海关统计,我市“新三样”出口17.6亿元,增长4.7%。
“新三样”指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上半年,我市“新三样”出口实现稳步攀升,一方面是因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带动新能源汽车国际需求激增,海外订单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市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链,龙头企业产能释放带动出口规模扩大。同时,RCEP等自贸协定红利显现,关税优惠进一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从出口市场看,欧盟在我市“新三样”出口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今年上半年出口7.8亿元,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44.5%。同期,对东盟和印度分别出口1.8亿元和1.7亿元,分别增长43.5%和69.3%。
从商品结构看,上半年,我市新能源汽车出口增至1.7亿元,占9.5%,去年同期几乎无出口。此外,光伏产品出口11.5亿元,占65%;锂电池出口4.5亿元,增长12.7%,占25.4%。
从企业主体看,我市“新三样”出口值全部由民营企业贡献。
民营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对增强产业链韧性有着十分积极的贡献。“今年我们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1GW单晶双面高效光伏组件技术改造项目’,购置140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将提高20%,每年可以稳定产出1.9GW光伏组件。对于2025年出口业务发展,我们更有信心。”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组件研发部技术总监安超说。
中来光电作为全球领先的N型组件制造商,以高功率、高效率、高质量的优质产品推动全球绿色能源新变革,为全球低碳发展与能源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企业产能布局电池3.6GW、组件5GW,产品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中来光电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4.8亿元,同比增长20.4%。
随着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持续攀升,作为核心部件的锂电池也在海外市场跑出“加速度”。走进位于泰兴市的长虹三杰四期项目生产车间,一条锂电池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匀浆、涂布、辊压、切片、卷绕、注液、封装……经过一系列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工序后,每分钟就有300颗电池有序下线。今年1月至6月,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达到622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
“我们主要产品是高倍率电池产品,围绕高倍率、高容量的特性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在细分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在销售过程中我们注重品牌建设,得到了国际重量级客户的认可,同时地方政府也给我们提供广交会等平台,加强市场推广、销售。”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卜志峰说,目前订单饱和,今年全年销售额预计达到2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产业强市建设,优化‘两步申报’改革新模式,持续加大AEO企业(经认证企业)培育力度,促进AEO企业享惠升级;聚焦开放平台打造,继续支持申报药材进口口岸,深度参与综保区新一轮政策改革;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做优做强‘关长送政策上门’品牌,致力‘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创建,为泰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海关力量。”泰州海关副关长张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