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
发展镇域经济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宿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论述,聚焦工业强支撑、聚焦农业创特色、聚焦创新增动能,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7月20日,在位于泗洪县天岗湖乡潘岗村的泗洪县金鑫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内,硕大饱满的黄桃挂满枝头,工人忙着采摘、分拣,一派丰收景象。
“我承包了4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黄桃、苹果等。今年的黄桃个头大、色泽艳,甜度也高!”泗洪县金鑫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双喜高兴地说。
村民周梅红在桃林间穿梭,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黄桃。“我今年58岁了,现在每天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近百元!”周梅红说,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能照顾家庭,她感到特别踏实。
潘岗村党支部书记王苗林介绍,目前,潘岗村林果种植面积达1000亩,形成了红梨、苹果、黄桃、油桃、冬桃等多种果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潘岗村持续壮大林果产业,以‘产业兴’带动‘村民富’,同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王苗林说,去年,潘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0万元。
据了解,天岗湖乡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产出的林果质量上乘、口感清甜。通过科学种植和品牌化经营,天岗湖乡的林果品质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
7月20日,在位于泗洪县双沟镇的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内,连片的碧根果树枝繁叶茂,随风摇曳。
据了解,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种植了1700亩碧根果树,主要品种为“波尼”。“‘波尼’这个品种市场认可度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总经理张楠介绍,2006年,园内开始种植碧根果树,是宿迁乃至全省发展碧根果产业的“先行者”。
“当下,市场需求有了明显变化。我们将在建设碧根果分级平台、打响碧根果品牌、推广种植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碧根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张楠说。
近年来,双沟镇聚焦碧根果、红薯等特色产业,在“链”上拓展,在“融”上发力,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据了解,目前,泗洪县种植碧根果树万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分别是双沟镇、龙集镇、魏营镇及瑶沟乡。
7月21日,在位于宿豫区关庙镇红旗社区的宿迁五角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地生产牙刷等产品。该公司于去年6月正式投产,具备日产10万支牙刷的生产能力。
“在关庙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下,我们社区全资领办这家企业,目的就是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可达2000万元,带动社区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该社区党委书记胡方洲介绍。
据悉,在关庙镇,由村(社区)集体占股51%以上的企业目前有7家。2024年,关庙镇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为1547.37万元,较2023年增加278.95万元。由村(社区)集体占股的企业已成为关庙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共富引擎”。
7月21日上午,在泗阳县众兴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里,老年人或在菜园内浇水,或在阴凉处下棋聊天,十分惬意。
据了解,泗阳县城区养老服务中心由泗阳县中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泗阳县众兴街道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等三个部分构成,可以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康复护理等需求。
“大爷,我给您量下血压。”在泗阳县中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里,护理员王秀丽一边为68岁的周仁成测量血压,一边叮嘱他要注意饮食。和周仁成一样居住在此的特困人员有80余人,他们过着幸福的“集体生活”。
“我们配备了专业服务人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泗阳县中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召利说。
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泗阳县建立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对13个乡镇(街道)敬老院的特困人员进行分片集中供养,并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的方式建成多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不出村、不离乡”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乡镇处于“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乡镇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探索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在夯实产业基础、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提升公共服务质效、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成效,不断打开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