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全面提升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搜救能力
2025-07-14 09:11:00
来源:泰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叶桂华)7月2日,泰州海事局举行新闻通气会,对外发布《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沿江各市(区)政府、市水上搜救成员单位、市委工作部等27家部门(单位)将共同参与,完成28项工作清单,力争在3年内全面提升长江泰州段水上应急搜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水上突发事件遇险人员伤亡、水域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保人命、防污染、疏通道、减损失’的搜救目标,科学高效组织协调水上险情应急处置,去年长江泰州段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100%,连续三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有效保障了我市水上生命财产安全和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泰州海事局新闻发言人徐建说,长江泰州段水运繁忙,通航密度高,通航环境复杂,水上运输及装卸风险居高不下,对水上应急及搜救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举措,内容涵盖健全水上应急体制机制、提升事前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应急设施设备保障水平、全面加强应急搜救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信息支撑保障水平、提高医学救援和善后处理效能等。

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方案》将6个方面15条水上应急能力提升举措细化为28项工作清单,逐一明确项目名称、主要内容、责任单位、完成时间,项目化、节点化逐项推进。

以健全水上应急体制机制为例,《方案》明确了完善集中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健全科学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两大项目,列出了5项工作清单,包括修订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推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成立水上搜救中心、优化水上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涉危涉污事件区域联动、探索与周边地市就溢油设备库的共享使用建立合作关系等,由泰州海事局、交通运输局、应急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参与,确保2026年底完成。

“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将推动我市加快形成由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水上应急治理新格局,为长江流域水上应急管理提供更多‘泰州经验’。”徐建介绍。

《方案》还明确,针对客汽渡船群死群伤、水路危化品运输燃烧爆炸、船舶触碰桥梁垮塌、船舶试航发生重大事故、船舶污染环境等风险,我市将加强事前防控,推进应急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强化日常演练和公司管理等。根据沿江港区发展趋势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我市将在常泰长江大桥下游、靖江川心港等水域增设应急待命点。针对船舶污染水体的敏感性、复杂性和突发性,我市将在化工园区、港口危险货物集中区所在地统筹推进船舶污染应急设备库建设。结合成员单位职责,我市将按照就近就便参加救援原则,进一步优化应急搜救力量调配机制。

为充分发挥应急专家作用,我市将动态更新应急专家库人员名单,建立专家资源信息平台,开展专家咨询会商等。为提升风险研判和预防预警能力,我市将推动气象水文预警信息深度共享、上争加密重点水域气象监测点建设。为及时发现水上安全隐患和险情,我市将推动沿江视频监控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码头业主企业配备使用岸基油类和危化品泄漏监视报警设备。为提升医学救援能力、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我市将加强快速转运通道建设,强化救援人员技能培训,健全完善获救人员临时安置善后机制,妥善解决因水上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