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21日)一早,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王翔到苏州交投集团报到上岗。作为今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队伍的一员,他将在该集团担任为期2年的副总工程师,为苏州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献智献策。
“科技副总”是江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重要举措。该机制以“精准匹配、社会选聘、实效服务、科学管理”为思路,引导高校院所科技人才赴企业一线,协同破解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创新难题。
日前,今年江苏省科技副总拟选派名单结束公示。苏州今年入选263人,占全省11.27%,较去年增长20.1%,选派人数创历史新高。自2013年以来,苏州累计从174所高校院所选派1192名科技人才,赴1091家本地企业兼任技术副总、副总工程师等职。
“非常荣幸成为交投集团的‘科技副总’。”王翔表示,“我的研究方向主要聚焦智慧交通和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包括交通状态预测、交通数据挖掘等方面。希望通过这样的机制,真正走进产业一线,把企业需求带回去,把科技成果带出来,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苏州交投集团与苏州大学围绕智慧交通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合作。双方不仅联合共建“苏州市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还合作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推动集团专家走进高校担任研究生导师,协同培育实战型人才。
目前,在两大实验室的支持下,团队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数据开展挖掘分析,以优化用户充电体验、缩短等待时间,同时提升充电企业的运营效益。王翔透露,下一步将重点联合攻关智慧高速、交能融合、交通基建新材料等方向,以数字化手段为行业降本增效。
苏州交投集团安全企管部副总经理、科创中心副主任张刚认为,集团覆盖高速、能源、停车等多类业务,可为高校科研提供丰富场景。“科技副总的加入,将进一步激活校企协同创新潜能,加快科研成果落地,为构建更智能、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