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宿迁处处皆暖意
2025-05-20 09:24:00
来源:宿迁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倪家乐

■ 见习记者 欧怡娜

商场、医院、街道等公共场所作为社会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和关键领域,肩负着推动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5月15日,记者深入探访宿迁的这些公共场所,细致观察文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现,体验宿迁这座文明城市的处处暖意。

医院:无烟医院,让患者安心

《宿迁文明20条》明确提出“公共场所不吸烟”。多年来,经过持续宣传引导,如今在公共场所已很少见到市民随处吸烟的场景,绝大多数吸烟市民都能自觉约束行为,主动为他人着想。

5月15日,记者走访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平安路院区。刚踏入门诊大楼,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便映入眼帘,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您已进入无烟场所,室内所有区域禁止吸烟”的提示语。

医院内部不仅设置了多处“无烟医院 禁止吸烟”的宣传牌,还配有醒目的禁烟图标,营造出浓厚的无烟环境氛围。院区还设置了多块文明宣传展板,内容涵盖《宿迁文明20条》《人情新风“宿9条”》《文明宿迁“诚10条”》等,文明新风在医院各个角落得到生动体现。

“二手烟危害很大,特别担心影响孩子健康。”正在做产检的市民杨女士表示,“我经常来这里检查,从没见到有人吸烟,这样的无烟环境让人特别安心。”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门诊大厅,控烟劝导员正在耐心劝阻吸烟市民。据介绍,这些劝导员每天都会对楼道、电梯间、卫生间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无烟环境落实到位。

“医院设置控烟劝导员真是件大好事!”正在排队的何女士称赞道,“有了他们,我们就能避免二手烟危害,享受更健康的就医环境。”

商场:文明乘梯,安全出行

《宿迁文明20条》倡导“出入电梯间先下后上”的文明行为。5月15日,记者走访多家商超,实地观察这一文明规范的践行情况。

在洪泽湖路某大型商超,尽管午间客流密集,但扶手电梯上秩序井然,顾客自觉靠右站立,为左侧留出通行空间。在西湖路某商场,同样温馨的场景正在上演——乘梯市民不仅主动靠右,还稳稳握住扶手确保安全。

直梯区域也涌现出不少文明瞬间。午间送餐高峰期,在商场1楼电梯口,等候的顾客主动为匆忙的外卖员让出通道,展现出城市的文明温度。

小区:垃圾分类成文明新风

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宿迁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加快配套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等设施设备,积极引导市民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5月15日,记者走进市区多个居民小区,切身感受垃圾分类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5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宿城区兴鸿一品小区,看到垃圾分类回收点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市民徐丽正在分类投放垃圾。

“果皮、菜叶是厨余垃圾,饮料瓶是可回收物,要分门别类投放。以前,废纸箱、废塑料袋都是跟厨余垃圾混在一起直接扔,现在小区有了垃圾分类回收点,生活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徐丽表示,她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如今生活有了大变化,不仅周边环境变好了,生活方式也跟上了‘潮流’。”在宿城区项王小区(三期),72岁的张崇光笑着说,“如今我学会了垃圾分类知识,还能进行线上兑换。”

记者注意到,市区部分可回收物分类回收设施配有显示屏,小区居民输入信息登录后,将可回收物分成不同类别投入相应的回收柜,就可获得环保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

“对于需要回收的大件物品,居民可以预约上门回收,很方便。”一家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不定期在小区内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单元,影响整个小区”的良好效应。

街道:“道”处皆风景

在2018年发布的《宿迁文明20条》2.0版中,“车让人,人快走”被列入其中。5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区洪泽湖路,看到主次干道宽阔通畅、背街小巷整洁宽敞。

在市区洪泽湖路的一处人行横道旁,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刚走上人行横道,一辆公交车便缓缓停下,等待老人过路。老人走过后,一对母女从对面走来,公交车驾驶员继续停车等待,还有几辆驶来的车辆也停了下来,直到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全部安全通过,两边等待的车辆才缓缓起步。

记者在市区多处人行横道附近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行人走在人行横道上时,两边车辆随即减速并停下来让行,行人则加快脚步迅速通过。

在宿迁,“车让人,人快走”早已成为居民共识,大家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