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启东市气象台发布海区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沿岸海区将出现9级以上大风。“执法人员及时上门‘把脉问诊’,为企业减了负。”再次遇上恶劣天气,南通通洋港口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长朱红建向记者说起之前的一次特殊“体检”。
9月下旬,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在即,启东市启动台风外围三级响应,吕四港2+2码头10#、11#泊位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做好迎风前最后准备。“强风暴雨对港口安全造成严峻考验,任何一个细小隐患都可能被放大,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朱红建说,公司新购的两台总价5000多万元的门座式起重机刚投入使用,80多米高的“大家伙”遇上狂风,他心里难免紧张。
为了请专业人员“掌个眼”,朱红建想起前阵子启东市司法局上门普法时提起的“邀约式法治体检”。他打开“苏服办·南通”客户端,登录“惠企通”模块,找到“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预约执法人员上门“体检”。
很快,启东市司法局执法监督科管理员根据企业诉求,指定启东市交通运输局为此次“体检”的牵头部门,由执法队员陈林负责检查。确认朱红建想法后,陈林立即协调特种设备和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组团上门服务指导。
9月23日上午9点半,启东市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组成服务指导小组,与朱红建简单交流后,指导组按各自职责分头行动,开展实地检查和资料调阅。
交通运输两名执法人员戴上安全头盔,跟着朱红建来到港口作业区。新门座式起重机前,执法人员仔细查看防风副铁鞋、防风拉索、锚固等防风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扫轨器、行走限位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轨道摄像头等安全设备逐一检查,查看是否有效运行。
“要定期做好码头沉降数据的监测和门式起重机防雷检查。这两天,要把门机大臂放下来,减少迎风面积。”陈林叮嘱道。新门机看完,执法人员又把其它6台老门机看了一遍,发现其中一台门机的安全标志老化。
一旁,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执法人员也反馈了两台新机器安全技术档案不完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未书面告知劳动者等6项隐患。听了答复,朱红建连声说好。
最后,3个执法部门汇总意见,给企业出具了一份行政指导意见书,统一反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过去,企业被动接受检查,对问题藏着掖着。”陈林说,“邀约式法治体检”把服务融入执法过程,企业打消了顾虑,也不遮掩问题。当然,这不意味着降低执法标准,执法部门对“体检”提出的整改建议,将持续跟踪;对整改不到位形成安全隐患的,将依法处理。
截至目前,南通有关执法部门为企业提供570余次依法经营的指导建议和风险提示。南通市司法局迭代“邀约式法治体检”机制,鼓励不同执法部门做好联合指导服务,进一步减少入企频次,明确“一张整改清单对企”,避免监管标准、整改意见“打架”。南通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原先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检查”少了,更多的是规范检查、精准检查,指导服务同步跟上。
执法规范,服务有感。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我省推行“综合查一次”“合并联合式检查”“综合集成监管”等改革举措,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探索完善“执法+服务”模式,强化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公布涉企行政处罚事项不予、从轻、减轻处罚“三张清单”,累计制定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1.4万余项。
省司法厅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全省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30.73%,现场检查同比下降32.82%,新收涉企行政复议申请同比下降18.65%,涉企行政处罚案件同比下降21.21%,罚款金额同比下降37.73%,依法不予处罚案件同比增长71.46%。
省司法厅厅长张晓伟表示,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将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契机,抓源头、强规范、严监督,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推动法治江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让高水平法治成为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核心竞争力和坚强保障。
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新华日报社记者 倪方方 省司法厅 李伟 刘有才 邢媛媛)
专家点评>>>
王太高(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良好法治环境需要执法主体和执法对象共同呵护。针对“检查过多过频”“整改意见冲突”等问题,江苏创新推出“合并联合式检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邀约式检查指导”等措施,构建“监管+服务”深度融合的治理路径,努力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到”,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温暖的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