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工匠持证承包负全责,拆旧建新全程监控云监管
2025-07-14 08:10: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丁宏波 通讯员 蔡梦玉

7月初,如皋市白蒲镇林梓社区居民潘吉林家迎来一件喜事,住了几代人的老房子拆除重建。工程由白蒲镇建房带头工匠孙祥喜承包,这是他今年开建的第32户住宅。

旧房拆除前,孙祥喜派人上门安装了视频监控。“谁承接谁负责!从旧房拆除到新房建成,全面负责到底。”孙祥喜告诉记者,他承包的所有项目现场都按要求安装了监控,并且有专人管理。

面对这种管理上的新变化,孙祥喜认为很有必要:“以前,农村建房大多是草台班子,工程近乎‘裸奔’,谈不上什么安全防护措施,不出事那是万幸。”孙祥喜说,现在工人们要经过培训、考核,技能提升的同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施工现场更加规范。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能随时在线查看全市农村建房的建设情况。”如皋市住建局村镇科工作人员叶海燕打开农村建房在线监控平台介绍,目前如皋新审批建房在线视频监控安装全覆盖,实现农村建房施工现场安全实时“云监管”,农村建房安全有了监督和保障。

近年来,如皋持续组织开展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安全培训和备案建档工作,加强乡村建设带头工匠管理,规范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监管。按照“村推荐、镇审查、市核定”的程序,住建局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带头工匠进行3天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统一考试,考核通过的获得《如皋市乡村建设带头工匠安全培训合格证》,并列入《如皋市农村建房带头工匠名录》。

今年2月,如皋在全省率先成立乡村建设工匠协会。协会现有会员158名,其中个人会员146名,单位会员12个,覆盖农村自建房设计、施工、管理、建筑材料等相关领域。协会制定并发布了《农村自建房建设合同范本》,进一步吸纳建筑材料、装潢装饰、保险企业等单位为会员,推进产业链合作,为老百姓压降建房成本;推广农村建房全过程、全工地、全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险种,为农村建房安全保驾护航。

“建房户必须从名录中选择乡村建设工匠或者聘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如皋市住建局村镇科科长陈新国说,从源头抓起,如皋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逐步成体系、有章法、出成效。

市级层面乡村建设工匠协会的建立,让“散装”的乡村建设工匠们有了“家”,这既有益于组织层面的规范管理,也有益于促进工匠间的交流协作,推动农村建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如皋同步启动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将持有工匠职业技能证书的工匠列入工匠名录。近几年如皋带头工匠的名录在不断扩增,2023年是211名,2024年是373名,今年目前已达到449名。

如皋还对农村建房带头工匠实行追踪考核管理,规定每个人每年有12分,考核内容涉及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采取防护措施等方面。如果12分扣光了,当年的《合格证》就被吊销,不得承接村民住宅建设工程。

“农村建房现在也讲究功能现代、结构安全、美观时尚,地暖、中央空调、家用电梯逐步进入农村住宅,对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如皋市乡村建设工匠协会监事,孙祥喜带头执行关于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规范要求,力争展现新时代乡村建设工匠风采。

建了一辈子农村自建房,孙祥喜对乡村的情感很深。“我们造的不是房子,而是‘家’。”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进入高峰期,农村建房市场需要更多有情怀、有技术、负责任、讲安全的带头工匠。“我的两个外甥,现在也加入了这个行业,希望他们接过接力棒,成长为新一代乡村建设工匠带头人。”孙祥喜说。

“重视、培育、用好乡村工匠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如皋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城市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刘志俭说,如皋将持续做强乡村建设工匠“管理链”,做实乡村建设工匠“培育链”,做优乡村建设工匠“保障链”,真正推动乡村建设工匠从“大有可为”走向“大有作为”,助力如皋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