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安琪
独角兽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基因,发展速度快、成长性高,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近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南京共有8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上月底,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有9家南京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七。
这些南京“独角兽”,来自哪些领域?培育“神兽”,南京做对了什么?
“独角兽”分布领域广泛
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南京上榜的8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达147亿美元,按照估值排序,依次为:T3出行、中汽创智、蓬勃生物、华控创为、展芯半导体、芯华章、连尚文学、众能联合。从赛道分布看,我市独角兽企业分布领域广泛,涉及智慧出行、智能网联、创新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文娱、产业互联网等领域。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占世界总数的22.52%。其中,有9家南京企业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七。该榜单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榜单估值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日。
在这份榜单上,按照估值排序,南京入选企业分别为:T3出行、新康众、芯驰科技、开沃汽车、蓬勃生物、世和基因、福佑卡车、鼎泰集团、芯华章,其中3家企业属于生物科技行业,其余企业分布在共享经济、电子商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物流等行业。
深度融入产业强市
长城战略咨询分析显示,集成电路连续4年是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赛道和新晋独角兽企业主阵地。
展芯半导体作为榜单中的新晋独角兽企业,致力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测试、筛选及可靠性试验,并掌握超小型化封装集成技术。主力产品线为电源管理芯片及电源类微模块,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等各种装备领域。
创新是独角兽企业鲜明的特征,这也使得这些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强市是南京的“头号工程”,不少独角兽企业所处的领域正是“426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南京的创新型产业之一,正加大培育力度,拥有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等一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产业链优质企业。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近年来,南京市在获批临床、临床试验、申请上市、批准上市的药品数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五。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南京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点,成为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我市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产业链各领域。
培育环境精准加力
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目标,聚焦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孕育发展所需,出台激励政策,建立瞪羚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重点监测、精准指导,及时解决企业“成长的烦恼”。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外引内培“组合拳”,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壮大高成长性科创企业集群。
不久前,我市印发了《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若干政策措施》,从创新激励、金融供给、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宣传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深度赋能全市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快速成长,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南京持续完善独角兽企业培育生态,以政策精准供给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注入创新活力。江苏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近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独角兽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捷报频传。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南京司凯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