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竞逐脑机接口新赛道
2025-07-23 08:04: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 (记者 徐晋) 7月22日,南京召开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从发布产业创新突破五年行动方案到南京大学脑机接口研究院、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双双揭牌,大会传递出鲜明信号:南京要围绕技术突破、平台打造、场景建设等方面形成“抱团”效应,依托创新生态释放创新效能,成为全国脑机接口产业创新高地。

基于“脑科学+AI”的脑机接口,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能为癫痫、帕金森、截瘫、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相关疾病诊治带来新方案,其技术路径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半侵入式”三类。

竞逐新赛道,如何快速推动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大会当天,《南京市推进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发布。方案提出,到2027年,该市要在脑机接口、传感器等5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到2030年,形成从前沿突破、成果转化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产业体系,打造成为全国脑机接口产业创新高地。

行动快,源于其前瞻布局与资源积累。去年,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获批牵头建设“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批复成立;今年,南京鼓楼高新区启动建设江苏(南京)脑机智能科技创新园;省科技厅批复,由东南大学牵头,与联合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共建“江苏省脑机接口重点实验室”。

就在大会当天,南京山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国首个国产侵入式深脑电生理记录与刺激设备——“明瞳”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脑深部信号采集与调控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空白。该公司董事长吴正平介绍,这款产品一大创新之举,是能解决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最后一微米”难题,实现从影像精准到功能精准的历史性跨越。

率先打破侵入式技术“天花板”并非偶然。今年,总投资逾4亿元的国家首批“两重”项目——“江苏省脑机接口共性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落地栖霞区。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介绍,该院作为项目牵头方,联合组织10家“政产学研医”代表,各方“抱团”发力,以“临床研究”为驱动,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纵观全国脑机接口产业版图,坚实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强大的临床能力,构成南京的独特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在大会上介绍,南京脑机接口产业发展亮点纷呈,体现在产业基础扎实、高校研究深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企业创新取得实效等多个维度。

新成立的南京大学脑机接口研究院瞄准脑信息生物成像、神经网络活动信息解码等前沿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方面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江苏脑机接口研究院则聚焦临床研究、数据与计算、检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环节,着力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高地。

穿越产业周期,服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南京还将从金融赋能和服务优化入手,开展“陪跑计划”。市科技、工信、卫健、市场、医保等八部门成立联动小组,在概念验证阶段提供设备共享服务,在样机开发阶段对接工程化资源,在产品注册阶段指导取证流程,在市场推广阶段协助医保准入,全生命周期保障项目落地。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