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
轻点手机小程序下单,一只白色机械臂随即灵活转动,磨豆、萃取一气呵成。大约90秒后,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就出现在取餐口,杯身上还印有“南京地标性建筑”……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南京以“数字金陵”为主题,携近30家文化科技领军企业精彩亮相。
据了解,本届深圳文博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共设八大展馆,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其中,线下参展企业3300家,预计将有3.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
多元科技应用,南京重塑文化体验新生态
5月22日上午,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南京展区内,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萃智造”)研发的“南京小咖”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饮品,吸引不少展会观众观看、下单。
据介绍,集萃智造本次带来的是全球首款“智送一体咖啡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的机械臂运用了先进运动控制算法,能确保机器人精准“复制”专业咖啡师从接杯、放杯再到盖杯盖的每个动作。除了机械臂的精准控制,集萃智造咖啡机器人还集成多个自动化模块,能“丝滑”完成自助点单、自动取杯、自动取冰等程序,做出来的咖啡不输专业大师。
机器人“咖啡大师”制作一杯咖啡平均需要约90秒——比传统人工大约快2倍,制作效率提升至少25%。据统计,设备一次加料可连续制作超过100杯咖啡,其出品标准化率高出传统门店15%以上,大大缩短顾客等待时间。
这种标准化生产不仅提升了品质,还满足了消费者对咖啡口味多样性的追求,卡布其诺、拿铁、美式等经典口味一键可得。文博会现场,咖啡机器人让消费者花不到10元就能实现“咖啡自由”,轻轻松松打造的“咖啡小店”在展会开幕当天就成了“人气王”。
“这个需要预约吗?”在虫洞创想(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虫洞创想”)带来的VR观光滑翔伞模拟器设备旁,不少观众正好奇地围观设备体验。记者了解到,虫洞创想致力于沉浸式VR大空间产品的开发,旗下产品VR观光滑翔伞模拟器是传统旅游业态的数字化补充。“我们现场展示的主要是伞降娱乐产品,让观众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真实、刺激的紫金山跳伞体验。”虫洞创想产品经理马飞介绍。
技术驱动发展新动能,文化科技融合南京有“解法”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其中,“得灵巧手者得天下”。灵巧手属于深度仿生、柔性感知、微机电系统、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技术交叉领域,是智能机器人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本次文博会上,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硅纪”)展示的CasiaHand系列仿人灵巧手,能够复现90%以上的类人灵巧操作动作,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等灵巧性产品,突破了机器人“能用”和“会用”工具的关键瓶颈,赋予机器“人类级”操控。中科硅纪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孵化,今年4月,凭借自主研发的“CasiaHand通用类人灵巧操作具身智能机器人”,一举斩获“具身智能算法革新奖”“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奖”两项行业内重量级奖项,并入选“最具投资价值榜TOP50”榜单。
南京投石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及人机交互技术专家,现场带来的“AI实时隔空绘画”“梵高写真馆”,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笔画的形状和颜色实时生成出相同形状及颜色的虚拟花卉,还可以让用户沉浸式互动生成梵高风格的肖像画,成为现场观众社交平台的“新宠”。
场景破圈,激活文化消费“无限可能”
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既要守住匠心,更要拥抱创新,非遗的现代化表达在南京形成矩阵效应。
展会期间,南京轻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联合青年艺术家推出的“陀飞轮都城文化系列”腕表。腕表以微雕技艺刻画明城墙、秦淮灯影等城市符号,将传统工艺与潮流设计结合,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这种腕表很特别,既美观又实用,觉得戴上后和南京离得更近了。”观众王女士曾在南京读大学,戴上腕表后,她笑着表示。
文化消费的“南京探索”正从展台走向生活,“科技+文化”的双向赋能,推动文旅消费从“流量”向“留量”跃升。
江宁旅游康养集团开发的“金陵小吃铺”,以中式Jellycat重塑传统美食魅力,“沉浸式烹饪”互动体验将情绪价值拉满,打造全天候畅玩新风尚。南京服饰类原创先锋品牌“妖精的口袋”,将有趣好玩的设计、美学元素落地到文创和家居产品上,以自我、热烈、有力、有趣的品牌形象,拥有3000万高活跃粉丝,让消费者在消费中感受潮流文化,品牌年销售额达15亿元。
激活城市记忆,焕新文化体验,数字技术也在重塑文旅体验边界。南京德朗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皇后之玺”智能交通卡,融合NFC技术与文物复刻工艺,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移动名片”;南京三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文化创新体验,以“创意+科技+文化”为核心,通过自主研发的实景解谜、剧本杀、沉浸剧场等形式,将历史基因融入现代文旅场景。文博会期间,三邀文创联动汇智智能把南京展区变为实景解谜现场,观众通过NFC答题卡破解企业特色线索,还能赢取金陵主题纪念币。这种互动让文化“活”了起来,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
从全息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迭代,到非遗技艺潮趣焕新,南京正加快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书写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下一步,南京将着力打造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试验区,让南京的文化IP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