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国际班列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2025-09-19 09:59:00
来源:连云港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刘蔚通讯员胡唯豪)近日,一列装载50个光伏支架集装箱的专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鸣笛启程,将经新疆喀什北站转公路运输,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用于当地国家级光伏储能项目建设。这是连云港港自2022年中吉乌班列开通以来,首次以专列形式组织发运,也是连云港港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升级的注脚。据了解,今年1至8月,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10列,持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据悉,中吉乌班列目前已实现每月两列的稳定开行,不仅带动日韩汽车配件、光伏组件等出口商品高效出境,也让中亚优质农产品、矿产品等物资经由这条“黄金通道”进口和分拨。一条覆盖东西双向、辐射欧亚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正从连云港向世界延展。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连云港港正在编织一张通达全球的班列网络,目前已构建起中亚五国、中吉乌、中俄、跨里海等6条国际班列线路,覆盖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5个出境口岸,辐射亚洲、欧洲多个国际站点。无锡、盐城接续班列的开通与连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获批建设,让这张网络愈发紧实。

效率提升是班列开行量稳步增长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连云港中欧班列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努力构建内外联通、畅通高效的陆海联运转换枢纽,加快推广应用“车船直取”零等待、国际海铁联运“一箱到底”、“铁路快速通关”等创新模式,着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和运行质量,真正做到了“应接尽接、应发尽发、应运尽运”。不仅如此,连云港中欧班列还在货源结构和运输品类上不断拓展。过境钾肥“集改散”直装作业模式持续优化,乌兹别克斯坦硫酸钾等新货种成功引入。铁合金、钾肥、铅锌锭、温石棉等14种过境货物货量居全国前列,稳定形成了中亚-连云港-日本、东南亚、韩国、欧美等国家地区的过境运输大循环格局。

此外,连云港港与哈萨克斯坦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突破性进展,为班列发展注入新活力。从里海之滨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的正式启用,到连云港创新推出哈麦过境“一箱到底”高效运输模式,再到霍尔果斯无水港关键设施的扩容升级。这些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的举措,让跨越欧亚大陆的陆海联运通道更加畅通。

下一步,伴随着中哈共建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先导区的启用和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新建10条宽轨的投用,连云港中欧班列将发挥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三节点枢纽一体化”优势,充分释放港口辐射带动效能,持续优化班列运输线路,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和转运效率,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