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徐共建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2025-07-24 09:33:00
来源:连云港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王文通讯员赵治菘)昨日上午,连云港港新东方国际货柜码头,一场“钢铁魔术”正在上演:徐州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像变形金刚般精准嵌入集装箱,搭乘巨轮驶向肯尼亚。自连徐共建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以来,连云港港的深水航道优势与徐州铁路枢纽的陆运网络有机结合,不仅形成具有苏北特色的双循环发展范式,更成为中欧班列网络中的重要增长极。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为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里货物集结、转运和分配的关键枢纽与中转站点,一般处于中欧班列沿线重要城市或物流节点位置。继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之后,今年我国又将包括连徐等在内的9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升级为“国字号”。为加强合作,连云港港口集团与徐州陆港集团签约,进一步深化连徐平台互联互通、港口共商共建合作,提升了区域物流活跃度。

“最直接的获益是提升连徐海铁联运能力和水平,增强对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辐射集聚作用,有利于铁路运力计划争取,促进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徐州陆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徐州港是国家“北煤南运、西煤东输”重要的中转储备基地,今年上半年与连云港港合作更加紧密,连徐枢纽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煤炭量同比两位数增长。

两港联动开启多式联运新时代。上个月,江苏首趟“一单制”铁水联运班列从徐州铜山铁路物流基地鸣笛启程,10个集装箱经连云港中转后直抵广州。这一创新模式以“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为核心,实现了铁路与水运的无缝衔接,全程运输时间缩短5天以上。此次“一单制”班列的开行,不仅是连徐共建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以来,在操作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对全国多式联运体系优化的生动诠释。

今年以来,徐州至连云港的海铁联运班列已累计发送货物突破600标箱,同比增长率接近3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港口功能前置”服务模式,将连云港港空箱前置徐州陆港,实现了海运集装箱在陆港的预排及周转使用,这一应用为企业节约3至4天的空箱调拨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5%。

依托与郑州、西安等内陆枢纽错位发展定位,连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重点聚焦服务长三角智造出口与日韩跨境贸易。更深远的影响,则是推进了“枢纽+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我们通过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吸引中亚农产品、欧洲汽车配件等回程货源,徐州常态化开行工程机械专列,带动徐工重卡批量出口东南亚、中亚市场,这种双向物流通道将加速区域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港口控股集团集装箱事业部总经理何浩表示,连徐两港的合作,有助于构建“高端装备出口+战略资源进口”的跨境产业闭环,有力推动“江苏制造”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