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科学内涵,探索有效弘扬路径,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革命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丰富内容和鲜明特征的文化体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需要从历史渊源、核心内容和精神特质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从历史渊源来看,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形成的文化成果,主体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形成的重要文化成果。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井冈山斗争到长征壮举,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无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孕育了革命文化。从核心内容来看,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根本宗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文化的灵魂,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革命文化的核心,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标志。革命先辈们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崇高目标,在革命斗争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精神特质来看,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它始终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它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对革命实践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成为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多维度探索现实路径,推动革命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一是加强革命文化研究,挖掘精神内涵。深入研究是弘扬革命文化的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对革命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还原革命历史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要注重对革命文化时代价值的研究,将革命文化转化为激励人们在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同时,要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革命文化研究平台,拓宽研究视野,为革命文化弘扬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二是创新革命文化传播方式,扩大影响力。创新传播方式是弘扬革命文化的关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社交媒体等平台,打造革命文化传播的新载体,用生动有趣的主题产品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注重传播内容的创新,将革命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身边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来诠释革命精神。此外,要加强革命文化传播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懂革命历史、又懂传播技术的专业人才,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革命文化传播工作,提高传播质效,营造良好社会参与氛围。三是打造革命文化教育体系,培育时代新人。培育青少年的革命文化素养是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任务。要将革命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将革命文化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与课程设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革命文化教育体系。同时,要注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同作用,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教育氛围,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四是推动革命文化与产业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革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革命文化创意产品,既为弘扬革命文化提供经济支撑,也让革命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提高了革命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一融合发展过程中,须注重保护革命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革命文化产业的规范和引导,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