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如何守护“多样”的精彩
2024-05-22 08:53: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鼓楼滨江风光带、南京长江大桥等水域,“微笑天使”江豚频繁露脸,或吐水嬉戏,或逐浪觅食;黑鸢成为南京“常住民”,已形成总数约3000只的稳定种群;突铗原二翅蜉、白鹇、亚洲长翼蝠、蓝鹀等物种新纪录接二连三被发现……近年来,随着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频频“闯入”人们的视野。

天然厚礼,欣然护之。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向好的风向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直接反映。南京正通过扎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记者深入南京多地,详细了解我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用笔触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资源独特,生物多样性“家底”蔚为壮观

近日,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专家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实验师包浩然在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素材时,惊喜地发现一台红外相机曾于去年5月19日在高淳一带拍到了小麂的身影,令他激动不已。

小麂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中南和西南地区,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鲁长虎老师在《南京市野生动物资源》一书中提到了小麂的历史记录,这次发现也算得上是南京有小麂分布的实锤。”包浩然说,小麂应该是从宣城北部狸桥镇五条龙——北山尖这条山脉向北扩散而来,和白鹇、棕颈钩嘴鹛等物种的区域扩散模式如出一辙。

更多区域新纪录物种也陆续被发现。前不久,《野生动物学报》网络首发《江苏省六种鸟类新纪录》这一论文,文中阐述了蓝鹀这一中国鸟类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南京被发现的过程。“2023年4月1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山风景区一处林下溪流中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1只蓝灰色鹀科鸟类,经鉴定为雀形目鹀科蓝鹀的雄鸟,系江苏鸟类新纪录。”该论文第一作者叶琳介绍,综合本次蓝鹀的观测季节和活动状态,推断其为江苏罕见的春季过境记录。

南京,自然资源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有滚滚长江穿城而过,有玄武钟山点缀其间,有十里秦淮婉约流淌,有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独特的生态资源涵养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南京全面践行“两山”理念,深入落实国家、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部署,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现身南京,南京生物多样性家底持续“增厚”。

为摸清“家底”,2021年10月起,我市启动全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共记录到3672个物种(其中陆生维管植物1742种、陆生脊椎动物410种、陆生昆虫699种、水生生物712种)。其中,在全球首次发现昆虫新物种2种、全国新纪录昆虫3种、江苏新纪录昆虫3种,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共92种。发现了南京翼手目新纪录——亚洲长翼蝠,采集到江苏省蛇类新纪录东亚腹链蛇属标本,首次在石臼湖溧水段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丹顶鹤。全市共记录鸟类20目66科188属334种,比2016年历史记录多了46种;石臼湖、新济洲、龙袍、绿水湾等湿地成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政府主导,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初夏时节,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绿意盎然,从空中俯瞰,宛如长江上的“绿宝石”。这里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就在去年冬天,工作人员在新济洲湿地公园监控上,惊喜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白额雁现身。它们长着圆圆的小脑袋,肉粉色的嘴,眼睛周围有一圈金色“眼影”。据介绍,小白额雁的全球种群数量非常稀少,在中国境内并不多见,它们喜欢生活在湖泊、沼泽、鱼塘、虾池以及河流平缓水面开阔处,以绿色植物的茎叶和植物种子为食。

“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一年来的调查,截至目前,新济洲湿地公园内各类生物资源共有1704种。其中,维管植物584种;昆虫404种;水生生物436种,含鱼类38种、浮游植物25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55种;陆生脊椎动物280种,含两栖爬行类37种、鸟类224种、兽类19种。”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全文介绍,与上一年度调查成果相比,新增鸟类3种:小白额雁、黑鹳和红尾歌鸲,其中黑鹳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小白额雁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其他类群物种数保持稳定。

一个又一个惊喜背后,是南京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面对大自然的深情厚爱和慷慨馈赠,近年来南京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为高水平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编制《南京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划定了106块生态空间保护区,总面积约1002.27平方公里,实现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区域的全覆盖。还建成了全国首个植物种质资源司法保护基地,成立了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实践基地,设立了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常态化调查监测联动机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价体系,不断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

不仅如此,我市还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编制实施《南京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布点方案》,明确16个植物多样性观测样地、22个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观测样点、28个陆生昆虫多样性观测样点、22个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样点和26个大型真菌多样性观测样点,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长期观测网络,能第一时间感知“新老朋友”的到访。

全民参与,生物保护合力日益增强

眼下的六合龙袍省级湿地公园,烟波浩渺,清澈澄净,各种鸟儿奏响“自然舞曲”,在前段时间举行的“震旦杯”南京观鸟大赛上,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大二学生夏雨樱来到这里“极限观鸟”。“1只、2只、3只……”她嘴里念叨着,“震旦鸦雀、黄鹡鸰、黑眉苇莺……”不少鸟群,她已经不知道观测过多少遍,可每次看到,她还是会像第一次看到时那样兴奋。

夏雨樱第一次和鸟类结缘是在两年前。有一天,家中窗边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一只小鸟正在啄食猫粮,白色的后脑勺格外显眼。了解之后,夏雨樱才知道那是一只白头鹎,灵动可爱的身影让她萌生了想要观察鸟类的冲动。

大一暑假,在高校举办的观鸟营中,她得知很多鸟友正在组织各类鸟协。“我是不是也可以牵头在校内组织鸟协呢?让更多人爱上观鸟!”回到学校后,夏雨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申请工作,做海报、准备观鸟导赏、邀请观鸟前辈举办讲座……课余时间,她都围着“鸟”打转。现在,鸟协成员已超过50人,基本上每周都会前往紫金山、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地进行观鸟。

“观鸟这件事,正从小部分人的爱好变成一群人的日常。”夏雨樱的感受有事实支撑。今年是南京观鸟大赛持续举办的第八年,主办方介绍,参赛者明显呈现年轻化、低龄化特点。通过每年“爱鸟周”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推广,公民科普基础越来越壮大,也反映了公众对于自然和生态的关注越来越多。

生态环境的美丽嬗变,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自觉保护。近年来,我市组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和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公益讲师团,依托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长江生物多样性夏季同步调查、校园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多项公众参与的生物多样性研学活动,研发了生态文明教育素养标准课程,出版生物多样性科普读物《自然物语》《南京本土生物多样性科普丛书》,常态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直播和“聆听绿色”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生态环保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列之中,迸发出尊重自然、珍爱物种、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还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扩大科研单位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参与度,旨在聚合在宁科教资源优势,搭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群、平台群、人才群,为南京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京。”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秦海旭说。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