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日报)
谷雨辞春,万绿迎夏。季节更替间,蓬勃发展的能量不断积蓄酝酿,些许风雨练就了前行者的韧性与勇气,让前行的脚步更加铿锵。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江苏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牢牢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重要使命。4月2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冷静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困难挑战,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放眼全省,各地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苦练内功,提升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志合越山海,携手向未来。省会南京在海内外主动“链接”各类优质合作资源,精心绘制美好发展前景。4月23日至24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带队在北京走访部分央企和科创企业,促进各类企业发展需求和南京资源优势有效衔接,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当地时间20日至22日,南京市市长陈之常率代表团在阿联酋访问。值得关注的是,开辟多元新兴市场是这次访问的重点。在与华为阿联酋公司、南钢中东公司、苏美达迪拜公司、中远洋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公司高管洽谈时,陈之常希望发挥企业熟悉当地投资环境和政策法规的优势,与南京企业携手拓展海外市场。此外,双方还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投资、经贸交流、人文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值得期待。
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重大项目既是“压舱石”,也是重要“动力源”。23日,无锡市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观摩。未来产业破题起势、优势产业蓬勃向新、朝阳产业喷薄而出、城市建设风采卓然……在各板块现场,项目建设进展势头喜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无锡市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数、年度计划投资数均居全省第一。截至3月底,50个省重大实施项目投资完成率符合序时进度,滚动实施的416个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完成率达28.6%;新招引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3个。未来,无锡还计划在项目招引、政策服务、机制创新、环境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经济回升向好将有更坚定支撑。
一季度发展成果“晒榜”,徐州亮眼表现再度引发外界关注——一季度“343”创新产业集群(不含数字经济)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29亿元,同比增长6.6% 。其中,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与ICT等7个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有力推动了徐州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这背后,不仅有徐州完备工业基础支撑,更有赖于高位统筹推动与细致的落实举措:一季度,徐州共落地“343”创新产业集群项目88个,协议投资额超380亿元,其中10亿至50 亿元项目14个。各工作专班分集群建立重点项目库,开展全过程跟踪、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尽管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集群增长仍然承压,徐州一如既往抓紧抓实产业组织、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融合赋能、开放协同等工作,提升集群培育的精准性、实效性,迈向万亿城市的步伐愈发铿锵。
目光转向常州。工业经济“季报”如约而至,一组数据格外夺目: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列全省第2;实现工业开票销售4871.7亿元,同比增长8.7%。深厚的制造业底子,赋予了常州规上工业亮眼的表现,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尤其给出强劲支撑。一季度,全市200家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完成产值超1200亿元、增长14.8%,新增产值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2%。完成产值超2000亿元、增长7.2%,常州颇为擅长的新能源产业也跑出了可观的“加速度”。只有强壮产业筋骨,才能挺直“中国新能源之都”提速增效的脊梁。一直以来,常州把实体经济作为城市必须坚持的“长期主义”,坚定不移做强实体、做大产业、做优企业。数据描绘出的“向上曲线”,不仅体现了常州的经济活力,更折射出外界普遍看好常州、投资常州的信心。
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作为开放大省的江苏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全省上下携手中小企业共同应对挑战,在主动应变中打开新的空间、在搏击风浪中练就更强本领,持续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21日,苏州海关发布外贸进出口情况:一季度,苏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325.2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1%、46.6%,同比增长7.3%。值得细看的是,一季度苏州外资企业进出口3611.4亿元,增长6.4%。同期,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增长10.1%,一季度全市内资企业进出口2713.1亿元,增长8.4%。总体来看,外资企业实力增强,民营企业活力更足、新兴市场持续开拓、装备制造出口带动显著……这样一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也是苏州外贸韧性与潜力的绝佳证明。就在本周末,苏州将再度举办全球招商大会,一批项目将在此次大会上签约,并举行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供应链对接为主题的配套活动。近年来,苏州多措并举面向全球拼抢一流资源要素,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等在海内外有口皆碑。有理由相信,这场盛会将再次擦亮“投资苏州、赢得未来”的金字招牌。
“坚定信心、政企同心,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合力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提质。”连云港市23日召开的外贸外资企业座谈会,释放出政企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的明确信号。对于身处全球市场最前沿的广大外贸外资企业而言,不仅需要自身努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也需要政府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为企服务,当好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后盾。拥有“两基地、一班列”、国际枢纽海港、自贸试验片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连云港,定能遮风挡雨、让外贸外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实现更大发展。
面对经贸摩擦与关税壁垒,淮安通过助力全市1000余家外贸经营主体投资海外、构建多元化市场等方式积极应对。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淮安市进出口总值136.2亿元,同比增长12.3%,展现较强发展韧性。其中作为淮安传统优势的机电产品,出口达66.3亿元,占出口总值的60%。一季度淮安对东盟进出口25.2亿元,同比增长12.3%,外贸占比20%;对15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2.4亿元,增长5%,展现出市场多元化拓展的强劲势头。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作用发挥显著,一季度淮安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06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5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98.9亿元。
(图片来源:宿迁发布)
“产销比是多少?”“在手订单怎么样?”21日下午,宿迁市委书记盛蕾走访调研外贸外资企业。她进车间、看产品、问需求,每到一处都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同时叮嘱属地和相关部门要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做到政策靠前、服务靠前,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当前,国家和省级层面稳外贸稳外资各项政策举措不断推出。推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有效协同、接续发力,不仅能帮助企业克服当前的困难,更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盛蕾在调研中还要求,大力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引导各类外贸外资企业稳妥有序“走出去”,促进海外仓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供需对接,更好推动宿迁企业和产品跨洋出海。
22日,江苏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公布——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8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整体来看,江苏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有效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经济运行起步平稳,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江苏经济发展从来不缺乏“稳”的定力和“进”的智慧,也定能凭借迎难而上、劈波斩浪的信心与底气,展现江苏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全国大局做出更多贡献。
南京:
振翅高飞,打造南京航空航天产业高地
无锡: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经济循环更添动能
徐州:
150类475场次活动激活假日经济 徐州“五一”促消费活动多力度大
常州: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 常州经验获得全国推介
苏州:
苏州全额报销劳模工匠学历提升学费
南通: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南通分团成果丰硕
连云港:
连云港“三位一体”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淮安:
淮安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首季“开门红”
盐城:
我国首台陆地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在盐安装
扬州:
扬州坚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镇江:
“丹阳眼镜”开启新一轮制造出海计划
泰州:
“泰州日”青年人才“留泰”专线活动举行
宿迁:
绿色产业“碳”索 绘就生态与经济双赢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