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南京,阳光穿透薄雾,泛起温暖光泽。11月24日,第七次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模范表彰大会在宁举行,80名“全省自强模范”、50个“全省助残模范”齐聚一堂,接受属于他们的荣誉与掌声。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表彰的自强模范全部来自基层一线,其中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占比53.7%;受表彰的助残模范个人中,九成以上来自基层,占比91.3%。表彰背后,是一个个生命对抗命运、超越自我的动人故事,启迪全省479.3万残疾人的奋斗人生。
最好的给予,是同行不是同情
“我的世界从未有过光的样子,我却始终相信,只要心里有光,脚下一定有路。”台上,无锡惠爱实验学校老师朱苓君的声音清澈而坚定。
先天失明的朱苓君在盲校第一次用指尖“看见”世界——那些凹凸的盲文,不仅传递着知识,更在她心里埋下梦想的种子。2018年,朱苓君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开启新的挑战。没有足够的盲文教材,她就靠读屏软件“啃”电子书,把语速调到最快,听觉疲劳也不停歇。
朱苓君努力的轨迹清晰可见:争取到香港理工大学交换生的机会,啃下5门全英文课程;被保送到复旦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盲人研究生……但比起这些光环,她更珍惜教育给予她的另一份礼物:“我比谁都更懂得,学习上的合理便利、生活上的无障碍支持,对特需学生而言,是何等重要。”
榜样是看得见的标杆,是听得见的号角。如今,朱苓君已成为无锡第一位盲人教师,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学生,“困难来了不用怕,坚持下去,天总会亮。”她发起“助人自助”公益项目,制作公益广播节目《“苓”听》,迄今已播出50多期,收获25万次收听。
“我们想向世界宣告:最好的给予,不是同情,而是同行。”朱苓君的话语,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用科技为无声世界架设桥梁
“两岁时,我的世界被按下静音键。”果不其然无障碍科技(苏州)公司创始人杨阳分享他的经历,“此后的20年,我看着别人的嘴唇开合,却不知笑声为何物。”
求学之路布满荆棘。在戴上人工耳蜗之前,课堂对杨阳而言是个残酷的竞技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盯着板书,拼命抄写。上大学时戴上耳蜗,挑战也从未停止——因植入时年龄偏大,他依然跟不上课堂节奏。
“身体的残疾并不影响生命的伟岸。”2019年,成为程序员的杨阳遇到听障女孩果果。他们沟通时,只能埋头在纸上飞快地写字。“看着那张被写得满满当当、沉甸甸的纸,我仿佛看到了过去20年的自己。我下定决心,为自己,也为小伙伴们架起一座桥!”
2020年,杨阳与果果、萱萱3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共同创立“果不其然无障碍科技公司”,并立下愿景:用科技的力量,让听障人平等享受生活。创业维艰,杨阳开启“双轨人生”:工作日在苏州研发、周末去北京求学。无数个周日夜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北京返回苏州的末班高铁上,脑海里还在反复推演算法公式。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
成果转化见证了这份坚持:他们研发了全国首个省级AI手语气象主播“江小佑”,创新翻译模式,将精准度提升至90%以上;“车载手语报站”系统在苏州公交上线,惠及当地3万听障朋友;核心产品“译语手语翻译官一体机”已广泛应用于医院、政务大厅;相关算法模型在手语数字人翻译质量评测中,位列全国第二。
创业中的杨阳已为40多位听障伙伴提供岗位。杨阳说,“我们的期盼,是让像‘果果’一样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少走弯路。”
以残助残,点点微光汇成星河
全省注册助残社会组织已达4268家,助残志愿者超过86万人,他们为残疾人点亮心中的明灯。连云港市连云区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的罗仁娟,是从“追光者”蝶变为“点灯人”的典范。
罗仁娟的故事,从30年前的冬天开始。那时,她还在猪肉摊旁的纸箱里啼哭,是一位裁缝把她抱回家,给了她第一束“活下来的光”。然而4岁时,一场车祸夺走她的右腿。“从那天起,拐杖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但我不认命。”她拄着拐杖,每天走山路去上学。“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土继续走。只有走下去,才能看见光。”
2004年,她用打工攒下的钱装了假肢,也遇到改变她一生的人——国家坐式排球队的教练乐融融。从此,她迎来第二束光。从打工人到运动员,这条路走得异常艰难。“坐式排球靠手臂撑地移动,日复一日垫球、传球、拦网,手掌磨出水泡,水泡破了又结痂。假肢把腿腕磨得又红又肿,常常疼得睡不着。”
2011年,她终于站上全国残运会领奖台。2015年退役后,罗仁娟回到连云港,在当地残联帮助下,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走遍辖区所有残疾人的家。她自己设计、印刷“连心卡”,上面印着她的电话和微信。2016年,她成立“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开创全省第一个“以残助残”服务站点——让经过培训的轻度残疾人,帮助重度残疾人。这一做,就是9年。“有人问,这么拼,图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曾在黑暗里被爱照亮,所以我想成为那个‘点灯的人’。”罗仁娟说。
表彰大会现场,几位讲述者的故事浓缩了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轨迹。会场内,掌声一次次响起,这是对不屈精神的礼赞,也是对生命强音的致敬。江苏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残疾人正打破命运樊笼,奏响生命强音。而更多的助残模范,也在用爱心和行动,为他们铺就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