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倪方方 徐睿翔
陈珺璐 胡兰兰
实习生 叶润瑶
国庆假期第一天,杨小刚带着“移动厨房”穿梭南京烹制家宴,朱新瞳在直播间鏖战流量“硬仗”,刚当上如皋市平园池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郑勇迎来首次“大考”,林业用无人机勾勒“76华诞”……新职业不断涌现的当下,从业者们以专业与奋斗为笔,在各自领域描绘出别样的节日图景,也让新职业的活力与价值在节日中愈发鲜明。奋斗,成为这个假期最动人的注脚。
“上门私厨”杨小刚:
订单满,全城跑
1日早上6点10分,南京“上门私厨”杨小刚和妻子就到达众彩市场,采购前一天预订好的食材。接着,他俩开车来到位于玄武湖附近的客户家中,熟练地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处理食材。一个多小时后,竹荪乳鸽海参汤、牡丹虾球、酒香红烧肉、蒸松叶蟹等20道菜陆续上桌。杨小刚这才直起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6个冷菜、12个热菜,外加点心和主食,做这顿饭杨小刚能拿到2000元。
“手里的订单已排到10月中旬,特别是国庆假期家宴,找上门的都是新客。一天做两顿,得满城跑。”杨小刚说,每次接单,他会提前沟通菜单,再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食材都是当天一早去市场挑选的最新鲜的菜。
杨小刚今年29岁,拥有10多年的厨师经验,最拿手的是淮扬菜。他在南京当过五星级酒店厨师,也开过饭店。今年5月,他开始做“上门私厨”。为了吸引顾客,杨小刚和妻子一边做菜,一边拍视频推广。“刚开始很难,订单少,一个月有半个月在家闲着。靠口碑,口口相传,才渐渐有人找上门。”他说,现在收入和订单量越来越可观,甚至要出差接南京周边城市的单子。他一般做商务宴请和家宴,定价是人均150元起,月均接单30余单,收入能达到3万元。
杨小刚说,“上门私厨”比以前当酒店大厨忙多了。他提供的私厨服务属于全包模式,厨师“带菜上门”,还会带炉灶、调味料,甚至成套碗碟,简直就是“移动厨房”。他和妻子有分工:他采购、处理食材,妻子给他打下手,接单、做运营。
杨小刚把做菜当爱好,是个十足的“细节控”。也是靠着对品质的追求,杨小刚迎来不少回头客。有位客人第一次吃了他做的菜,就邀请他来长做。现在每个月上门做菜15次,俩人成了朋友。“做这行,就是要想尽办法满足客户需求,把品质做到极致。”他说。
当选择“上门私厨”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杨小刚坚信做这行很有意义。他说,尽管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但这条路适合自己发展,打算坚持下去、做得更好。
收拾好厨房,已是下午3点,杨小刚又推着一车锅碗瓢盆,赶往下一个家庭。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郑勇:
欢迎多来村里做客
1日,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游客中心停车场内,旅游大巴接连驶入,周边地市的游客与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来到这座以荷闻名的村庄。
7点半,平园池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郑勇正沿着游览路线查看。“荷风有物市集的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是门面,要摆放整齐”“稻田音乐会的音响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农耕博物馆的农具要搬到室外,供游客互动”……国庆假期是郑勇的首次“大考”,每到一个点位,他都逐一核对设备与物品。
郑勇是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从事传统旅游、乡村旅游运营等领域20年。今年7月,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新职业。当月,如皋就在平园池村招聘乡村运营人才。经过层层选拔,郑勇成功入选,成为村里首位签约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平园池村有“江海平原第一藕香荷韵”的美名,近年来打造荷藕产业链条和荷乡旅游品牌。依托村“两委”的支持和前期调研成果,郑勇在策划假期活动时精准发力,设置花车巡游路线,串联起村里荷风有物秋日集、跑马场、飞行基地、卡丁车等多种业态,游客只花30元便可通乘一整天;盘活村里闲置草坪,打造躺坪时光营地;在农耕民俗文化馆新增品茶项目,游客们品莲心茶、荷花酥……
在郑勇看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加入乡村建设,能以更专业的方式参与运营,与村干部形成良性互动。“我相信,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梦想。”郑勇眼中满是对乡村事业的热忱。采访中,郑勇不住地向记者宣传起村庄,“我们还准备了农民趣味运动等各类惊喜活动,欢迎大家多来平园池村做客!”
带货主播朱新瞳:
直播间里,打一场“硬仗”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今天有不少新款上架,喜欢的朋友放心选购。”10月1日,“思鹏男装老妹”直播间里,主播朱新瞳熟稔地和粉丝们打招呼。
穿版展示、细节讲解、互动答疑……4个小时的直播转眼结束,她的嗓音已沙哑。“一下午,主推款卖了300多件。”她满意地说。
“首战”告捷,朱新瞳悬了半个月的心终于落地。“前几天直播间流量很一般,我特别担心到了国庆还是没起色。”她跟记者坦言,对主播来说,节假日不是休息的日子,而是一场得全力以赴的“硬仗”。尤其国庆这样的长假,早成了直播带货行业的“流量争夺战”主战场。为了在国庆“流量战”里占得先机,朱新瞳半个月前就和团队一起筛选、筹备专属福袋。
从助播做起,朱新瞳进入直播行业已有4年。去年9月,她依托独立工厂和独家款式,开始独立运营自己的账号,做得有声有色。
下播后,朱新瞳的工作室依然忙碌。复盘上一场直播,为下一场选品、过款,准备直播物料,安排发货……每个环节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庆期间观众的消费意愿更强,但要求也可能更高。”她一边翻看样衣,一边解释:“我们提前半年就开始选品,不仅要关注品质和价格,还要考虑产品是否能激发即时购买欲。”朱新瞳随手拿起一件夹克举例:“像这种厚度,既适合国庆出行,平时也好搭配,就很容易成为爆款。”
“一句话怎么说更打动人,哪个时间点出示优惠信息最合适,这些都要反复练习。”朱新瞳说,“节假日竞争激烈,主播必须把每个细节做到位。”
去年,网络主播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纳入19个新职业之一。“电商行业正逐渐走向规范,潮水退去,考验的是主播的专业能力和产品本身的品质。”她说,粉丝如果与主播风格契合,只要产品价格有优势、质量过硬、使用体验好,口碑就会越做越好,这是一次共同成长。一年来,她与不少客户成了朋友。能在节日期间为大家推荐好物,这种成就感很特别。
虽然忙碌,但朱新瞳已美滋滋地开始规划节后安排,“到时候回南京,吃一碗皮肚面,再斩半只鸭子。”
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林业:
夜空“作画”,为祖国送祝福
10月1日晚7点半,500架无人机在连云港赣榆区腾空而起,如繁星闪耀般变换造型,在夜空“幕布”上勾勒出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76华诞”等图案。地面上,有人拿出手机记录,有人高呼“国庆快乐”,人群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无人机团队工作人员林业(化名)是这场夜空演出的“指挥”。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屏幕,观察系统数据变化,及时发出一个个指令。“看,我们也在为祖国庆生。”他笑着说。国庆假期里,他和同事还将在宿迁动物园为观众送上多场无人机灯光秀表演。
在林业看来,自己就像是“无人机的领航员”,即“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这份工作远比字面定义复杂,需要对接客户需求、确定运行程序和方案、管理无人机群、操控地面站系统,还要能应对突发状态,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一场无人机表演一般持续15分钟,林业和同事们要花近一周时间准备。他告诉记者,对接好客户需求和表演主题后,首先要到现场勘测飞行场地,记录场地数据;再根据勘测结果,进行三维建模,确保最终设计与实际现场一致;最后结合创意设计,利用高精度厘米级定位系统,精准控制每架无人机的飞行轨迹。
演出前,团队反复勘测场地,必须提前把各种“意外”想透,提前对接气象数据,针对有可能突发的阵风、降雨、异常干扰,准备对应的应急方案。表演中任何一架飞机出故障,他们都需要根据预案让无人机降落紧急着陆点。
“这活儿既得懂技术、有经验,还得有全局观。”林业说,无人机群飞行路线的规划、设计不是简单画直线,而是要在无数“红绿灯”里找活路,既要兼顾美感,又要考虑每架飞机的飞行轨迹有没有碰撞风险。有时叠加复杂场地的影响,更是难上加难。一场无人机表演的背后,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共同协作,才能使机群在有限空间里有序升空,完成表演。
林业认为,如今无人机行业越来越成熟,机会也很多,但并不意味着门槛低。比如无人机演出经常是实时直播,容错率很低。虽然技术上可以学,但更重要的是后续经验积累,频繁出差和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当所有飞机顺利飞起,我听到观众的欢呼,心里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