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 悦
日前,盐城滨海参保居民余女士在徐州丰县人民医院顺产诞下“蛇年宝宝”,出院结算生育医疗费用合计6253.62元,医保统筹基金支付4193.63元,财政补助1811.99元,个人支付248元。“生娃养娃是人生大事、喜事,现在报销后自己只支付200多元,还不用回盐城报销。流程这么快,真是‘喜上加喜’,全家都很满意。”余女士出院时十分高兴地说。
这是江苏试行“省内生育住院分娩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新政期间,徐州丰县人民医院里的一个令人喜悦的镜头。近期,省医保局印发《关于开展省内生育住院分娩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自9月17日起,江苏参保的孕产妇在省内生育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医疗费用实现直接结算。“即生即报”政策的落地,标志着江苏“孕妈妈”生娃福利再升级,也为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让医保生育服务更暖心。自9月11日试运行以来,全省已有103人享受生育分娩费用异地刷卡结算,直接结算费用达99.56万元。
系统自结算,个人免奔波
据悉,以往参保孕产妇因各种原因需要在异地生育,由于医保信息系统尚未实现生育费用直接结算,导致参保人员无法在出院时直接刷卡结算,需要先自费垫付费用,再通过线上渠道或回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申请办理报销业务,为刚刚生产的“宝妈们”带来诸多不便。
在南京工作的孕妈妈姜莉莉老家在盐城滨海,工作和住房都在南京,但是双方父母都在老家生活。考虑再三,姜莉莉还是决定回老家生产,方便家人照应。“原本我想产假期间还得回南京报销,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方便。这下我就安心在父母家坐月子了!”
新政实施后,医保部门通过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协同定点医疗机构升级优化服务,实现省内异地生育联网结算,不仅打破地域壁垒,而且缩短了报销周期,实现“零垫付、零跑腿”。
本次省内生育住院分娩服务还同步实现了参保地与就医地间的“互联互通、双向结算”。泰州市妇产医院结算窗口工作人员介绍,刚刚结算的一笔省内生育住院分娩费用,不仅无需再校验参保人的异地就医备案,而且可以借助实时结算信息系统提供的金额,更加直观、及时地向孕产妇及家属解答清楚报销比例、自付金额以及财政补助等内容,真正做到信息“一目了然”、费用“一单结算”,有效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和对医院的信任度,让大家越来越感受到医保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待遇不降低,标准全统一
说到此次省内生育住院分娩结算服务的升级,省医保局副局长陈亮表示,他们设计了三大板块的创新,拉升江苏孕产妇的幸福指数。第一个亮点是直接结算“免备案”,异地生育更省心。省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省内生育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住院分娩医疗费用时,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或生育备案手续,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即可实时享受生育分娩费用报销待遇。
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异地生育与异地就医不同,“免备案”仅限于下文提及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异地生育住院分娩的情形,且待遇不受影响;但是长期异地居住人员、临时外出人员因疾病外出就医,需要在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刷卡直接结算医疗费用,仍需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第二个亮点是报销待遇“不降点”,医保惠民更贴心。省内生育分娩费用直接结算时,执行全省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和就医地医药价格及有关规定,执行各地就医零星报销待遇,异地生产不降低报销待遇。
第三个亮点是财政补助“自动享”,费用保障全方位。根据我省今年出台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医疗费用财政补助有关政策,孕产妇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分娩目录范围内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按规定支付后,剩余个人自付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且无需个人申请,在刷卡结算时直接享受相应待遇,切实降低参保人员生育成本。
医保服务升级,异地生育省心
据统计,我省目前适龄的女性参保人员近1100万人,提高孕产医保服务效率,将极大地提升她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参加江苏基本医疗保险并正常享受医保待遇的参保人员,包括符合条件的参保女职工、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领取失业金代缴医保参保人员、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等,在省内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的生育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顺产、助娩产、剖宫产费用均可实现直接结算。
此次异地分娩结算效率的提升是江苏构建“全链条”生育保障体系的生动缩影。据悉,聚焦孕前、孕中、产后关键环节,江苏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好孕”新政,用真金白银减轻群众负担,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5.46万人次受益辅助生殖医保政策,累计减负4.29亿元。83家机构已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累计为14万孕产妇减负超1亿元,有效防止唐氏综合征缺陷儿的出生,提升人口质量。无痛分娩纳入医保,降低生育成本,帮助更多产妇获得舒适的生产服务,有利于提高女性生育意愿,推动无痛分娩技术的普及。据统计,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14.34万名产妇享受报销,减负3.1亿元。
陈亮表示,从辅助生殖到分娩镇痛,从生育津贴直达到新生儿参保,江苏正在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的支持生育医疗保障体系,持续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