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洪叶 许愿
记者从日前在宁召开的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换届会议上获悉,自2017年9月正式成立以来,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投诉163万余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6.6亿元。聚焦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新场景、新问题,我省相关部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解除消费者后顾之忧,让千家万户“买买买”意愿转化成经济新增长极。
驱动优质供给
擦亮“品质江苏”新名片
走进位于东海水晶城的东升水晶门店,货架上整齐陈列着各类水晶制品。每一件产品都悬挂着一个条形码的特殊标签,这是东海县推行的“一物一码”电子诚信标签。
“电子诚信标签以二维码等形式呈现,消费者只需‘扫一扫’,就可以看到商户的营业执照、产品质量认证、核心生产工艺、品牌故事乃至过往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东海县市场监管局质监科相关负责人梁贝贝说,电子标签凭借其蕴含的丰富真实信息,成为“真品”的有力代言和显著标识,极大增强消费者对东海水晶珠宝产品的信任,进而全方位提升行业诚信度,重塑东海水晶在国内外市场的高端品牌形象。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品牌焕新是释放消费市场活力、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品质江苏”建设,在品牌创建方面,推进专业市场产品质量全链条治理,着力培育东海水晶、南通家纺、丹阳眼镜等区域品牌。推进实施“品牌强国工程”江苏专案,目前已覆盖4个产业集群、3个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领域、2个城市。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我省11个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数量居全国首位。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沈海斌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融入“品质江苏”建设,综合运用消费监督、消费维权等职能,引导企业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新风尚,从供需两端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推动环境优化
打造“放心消费”新高地
“中国有条十全街,来此方知‘苏州味’。”这是很多游客对苏州市姑苏区十全街的评价。十全街全长2公里,是苏州古城区夜间经济的核心承载区,现有夜间营业商户300多家,涵盖餐饮、文创、休闲等多元业态。
为全方位提升游客消费体验,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成立消费维权服务工作站,对消费投诉做到当日受理、两个工作日内处置;设立美食地图“意见箱”,拓宽公众监督渠道;建立十全街商户消费纠纷调解自治联盟,增强商户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2024年以来,十全街消费维权工作站共受理投诉工单286件,同比减少8.9%,调解成功率达到63%,满意率达到86%。
日均客流量超5万人次,苏州成为放心消费创建的一个区域样本。为推动放心消费之花在江苏大地上“全域绽放”,8月25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在全省开展放心消费集聚区培育工作的通知》,着力打造一批放心消费集聚区。
“放心消费集聚区培育工作是扎实推进我省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以标杆带动引领消费环境优化。”沈海斌说,市场监管部门将鼓励集聚区管理机构结合培育工作,推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互联网+AI监管”、线下实体店购物无理由退货、长三角地区异地异店无理由退换货、消费纠纷先行赔付、“一键和解”、消费维权服务工作站建设等相关制度要求。
联动多元维权
构建“高效解纷”新格局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省消保委在全省开展“一键和解 维权放心”承诺活动,引导全省经营主体积极通过“一键和解”方式解决消费争议纠纷。该承诺旨在为经营者与消费者架起线上沟通桥梁,帮助消费者实现“人在家中坐,和解线上连”,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化解消费争议纠纷。
江苏在省级层面率先开展“一键和解 维权放心”承诺活动,进一步丰富优化消费环境的制度设计,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下一步,我省将积极动员更多经营主体参与承诺活动,推动承诺主体完善消费纠纷和解机制、提升和解能力。
“省市场监管局、省消保委为每家主体都制作了承诺电子标识,我们将在线下门店等地方进行公示。今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若与经营者发生消费纠纷,可以通过扫描‘一键和解 维权放心’二维码,向我们提出解决诉求。”企业代表德基广场有限公司总监阮怀燕说,“我们将优化内部纠纷处理流程,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以最大的诚意,力争在源头和消费者达成和解。”
针对“苏超”等热点活动带来的消费维权新挑战,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提升纠纷化解能力,提振消费信心——
常州市新北区作为常州“苏超”赛事承办的重要区域,坐拥奥体中心、环球港、恐龙园等多个人流密集场所,赛事期间客流量激增,消费投诉风险也随之加大。常州市新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赛事期间出现的突发投诉,要求调处人员30分钟内联系消费者,2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置,力争实现赛事当天投诉“动态清零”。
南京市秦淮区畅通12315投诉举报热线,对涉及赛事相关的消费纠纷,实行快速响应机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化解纠纷;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提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服务,拓宽消费投诉处理渠道,把消费纠纷解决在企业、化解在源头。截至目前,已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92家,线上处理纠纷70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