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晏培娟 薛诚
9月19日—21日,“润州明月夜”第三期解压集市在镇江京畿路热力启幕,30余个青年摊位沿街铺展,创意手作、沉浸式互动、旗袍秀等交织成青春派对,与9月20日“苏超”镇江最后一场主场赛事联动,结结实实“火了一把”。
有着“江河交汇、城市山林”禀赋的镇江润州区,以年轻姿态迎来消费焕新。日前,该区获评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润州区委书记徐心田表示,要精准发力、系统突破,以更实举措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聚焦项目攻坚,夯实产业根基,以大项目带动文旅产业能级跃升,以新业态塑造文旅特色品牌,以全域旅游促进文旅产业“全面开花”。今年1—8月,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达6.5%,位列全市第一。
业态焕新,从“传统买卖”到“体验经济”
“镇江进球了!”上海游客陈女士在京畿路露天观赛区鼓掌喝彩,“以前来润州就是‘爬山逛庙’,现在能听音乐会、看比赛、打卡新店,值得反复来!”
润州文旅产业占GDP比重超10%,成为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该区打破传统文旅边界,让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型消费蓬勃生长。
“没想到在老街能尝到这么正宗的法式菜品!”在京畿路“吉庆里壹号”餐厅,顾客李女士感慨。创始人汤燕玲曾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今年回乡创业,将“社交厨房”概念引入百年老街。
从尝鲜到长线,“首店经济”持续升温。海底捞海鲜明档主题店作为江苏首店开业,“五一”假期实现营收近100万元,鸿蒙智行体验中心等一批优质商业项目相继落地。该区还发布“小店成长计划”,涵养更多“小店商圈”。
跨区域合作为业态升级打开新空间。润州万达金街携手杭州顶流IP“武林夜市”合力打造的情景夜市一条街即将启幕,项目筹备阶段吸引超1000个市民创意命名,将打造集非遗展示、国潮体验、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消费新地标。
空间重构,老街巷变身“消费会客厅”
记者9月24日来到京畿路街区,全新形象提升工程刚刚完工,街道两端入口处“冒出”一批主打民国风情的景观造型、引导标识,市民游客纷纷拍照打卡。
作为空间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润州以“微改造、精提升”推动历史街区焕新与消费空间再造。今年,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一条京畿路,半部镇江史”,去年以来京畿路街区走红,灯光改造、交通优化、店铺焕新齐头并进,转角音乐会、非遗展演等场景持续“上新”,“环西津渡文旅商消费集聚区”逐步成形。
改造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有机更新。润州区建成“渡文创”等8家非遗工坊,实现文化价值向消费价值有效转化。在西津古渡,“太平泥叫叫”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宝康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创作的“镇‘响’赢”系列泥塑作品,巧妙融合传统泥叫叫鱼造型与“苏超”足球元素。润州区文体旅局局长于彬彬介绍,该区常态化开展“艺术在街区绽放”活动演出,让京畿路街区更具文艺气息,更受游客青睐。
活动赋能,IP节庆变成“消费催化剂”
今年,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观赛派对在润州街头巷尾上演。除了“苏超”赛场内的3万多名观众,数千名市民、游客集聚在街头市集,形成“赛场+市集”双重狂欢。
演唱会、体育赛事点燃消费新载体。润州保障多场演唱会及“苏超”赛事,累计吸引歌迷、球迷超35万人次。润州区商务局局长姚继告诉记者,围绕“苏超”、演唱会,润州区推出“商家优惠+银行支持+政府消费券”优惠活动,三轮活动消费券核销率不断上升。
润州区区长徐燕表示,消费是中心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将更加精准有效地做好消费提振和引导。连续举办3年的“润州明月夜”活动,以青年为主导的街头演出、直播带动消费额提升超50%,青年主理店铺占比达43%,逐渐成为本地消费新IP的支柱力量,近两年,“润州明月夜”已带动消费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