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苏・美好生活|徐州汉文化景区:穿甲胄投壶、逛夜游市集,汉文化“活”在体验里
2025-09-26 16:59: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字号:  】【打印

9月18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走进徐州汉文化景区。园内,孩子们身着仿制甲胄体验射箭投壶,年轻游客身着飘逸汉服漫步神道,生动场景与厚重的汉代遗存相映成趣。这座以“汉代三绝”闻名的景区,正通过文旅深度融合,让汉文化从静态展示走向活态传承,解锁文化体验新方式。

“历史不再是玻璃柜里的标本,而是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场景。”徐州市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副处长曹家巍向采风团介绍。为打破传统游览的局限,景区围绕汉文化特色,打造了一系列“可观、可感、可参与”的体验项目。在古代武备体验厅内,一比一还原的历代甲胄与冷兵器整齐陈列,游客既能穿上铠甲、登上点将台,还能在“辕门射戟”“投壶”等互动游戏中,亲身感受汉代军旅豪情;湖畔的国风游船古意十足,乌篷船内配着纱幔、茶具与古琴,游客身着汉服泛舟湖上,听茶艺师讲解汉代饮茶礼仪,尽显雅士风范。“以前游湖只看风景,现在品着茶、听着曲,仿佛真成了汉代文人,这种体验特别有代入感。”身着汉服的游客张女士由衷感慨。

当夜幕降临,楚王陵周边亮起暖黄色灯笼,采风团沉浸式体验了景区2025年暑期推出的“王陵奇妙夜”项目。陵前广场上,汉风舞蹈演员广袖翻飞,武术表演中刀枪剑戟刚劲有力,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走进王陵内部,NPC演员打造的“汉代市集”热闹非凡——商贩吆喝着“丝绸、漆器嘞……”,文人笑着邀约“这位客官,来对句诗再走啊!”,考古工作者则手持仿制玉龙佩、玉豹等文物,向游客讲解楚王陵的历史故事,每个角色都各司其职,互动感十足。

“白天看文物,晚上‘入戏’体验,连孩子都主动问‘楚王陵是怎么建造的’。”南京游客陈先生带着家人参与了“寻找楚王宝藏”游戏,通过破解历史谜题兑换到了文创礼品。曹家巍告诉记者,“王陵奇妙夜”项目累计接待游客已达1.2万人次,“很多游客为体验夜游特意留宿,直接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夜间消费增长30%,实现了从‘白天游’到‘全天玩’的转变。”

科技与文创的融入,更让汉文化“可带走、可分享”。在VR大空间体验区,采风团成员戴上设备,瞬间“置身”汉代楚王宫,亲历朝会盛景——VR技术不仅帮助游客更直观地理解汉文化,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数字化存档”;楚王陵文创空间内,玉龙佩吊坠、迷你兵马俑、汉画像石书签等产品琳琅满目,“这款玉豹摆件是按出土珍品1:5缩小制作的,兼顾文化性与实用性。”景区讲解员李嘉煜介绍,不少游客会批量购买,把汉文化“带回家”分享。

这些创新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实现了文化保护与旅游消费的双赢。而研学游的开展,更让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景区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了“启蒙版”“进阶版”“深度版”三条研学路线:幼儿园孩子触摸兵马俑模型听历史故事,小学生在射箭投壶等互动中学习汉代文化,大学生则深入探究王陵建筑工艺与汉画像石内涵,让每个阶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感知方式。

近年来,徐州汉文化景区紧抓文旅复苏机遇,以“体验+科技+文创+研学”的融合模式,让沉睡的文化遗产“走出深闺”。数据背后,是文化保护与旅游消费的双向赋能,更为江苏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未来,景区将持续深耕汉文化活化传承,让千年汉风成为“水韵江苏”版图中一张愈发亮眼的名片。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