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共建’在建里程123公里,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片区无缝接合……”近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主论坛上,无锡地铁集团负责人与全国同行分享:“十五五”期间,无锡地铁将保持滚动开发的良好态势,预计2030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将达265公里,拥有综合枢纽换乘站18座,城市主要片区可基本实现轨道交通全覆盖。
线网加密、站城融合、智慧运营,从建设“轨道上的无锡”到构筑“综合立体交通网”,无锡地铁如何扩容线网,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片区融合,助力城市能级提升?
123公里 “五线共建”提速
随着混凝土从泵车喷嘴缓缓流入车站最后一块顶板,20日,学前东路和广桐路交叉口西侧的地铁6号线广桐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车站转入二次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当天,5号线体育中心站至北华路站、鸿桥路站至体育中心站盾构单线贯通,新光路站至宝龙广场站、鼋头渚站至渔父岛站盾构单线始发。
进入九、十月施工“黄金期”,无锡地铁在建项目发起“秋收行动”:4号线二期铺轨、车站装修有序推进,加速冲刺全线贯通;5号线14座车站封顶、15条盾构隧道贯通;6号线9座车站正进行主体结构施工;S2线5座车站进入土建施工,穿湖大盾构的梅梁湖西工作井准备就绪……
从太湖边鼋头渚、唐城景区到产业高地新吴区,从贡湖湾湿地公园一路穿蠡湖沿线串联主要商业综合体并延伸至老城腹地,从太湖新城起“两度穿湖”连接马山和宜兴……放眼“五线共建”场景,“观光大动脉”5号线、“双核活力线”6号线、关注度满格的S2线等令人心生期待。
“当前我市4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和S2线等‘五线’在建里程合计123公里,规模创历史之最。”无锡地铁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眼下68个工地正争分夺秒推进建设,在确保质量、安全“双过硬”的前提下,力争早日完工,尽快恢复市政秩序,兑现市民的期盼。
265公里 地铁线网全域覆盖
“‘十五五’末,‘五线共建’全部建成通车后,我市轨交运营线网规模将达265公里,形成18座综合枢纽换乘站。”无锡地铁集团负责人表示,当前无锡地铁“五线共建”全速推进,将在“十五五”期间陆续迎来新线投运,5条在建线将先后建成通车,加上后续新线滚动报批“上新”,地铁线网越织越密,绿色交通“触角”将延伸到城乡各地。
“与265公里全域轨交线网同步呈现的还有18个门户型、中心型、板块型枢纽站点,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将逐步清晰。”规划人士认为,265公里轨交线网将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等形成多网融合、高效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通过多个核心枢纽构建“线网链接”,有效放大地铁对城市能级的提升作用。
如高铁门户型枢纽——惠山高铁站,该站作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交枢纽站,未来将实现城际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快线及地铁3号线的立体换乘;航空门户型枢纽——硕放机场站,不仅是地铁3号线的终点站,未来还将连通苏州地铁线网并接入苏锡常快线;城市中心型枢纽——太湖新城站,建成后将晋升城市超大地铁站,与地铁6号线、S2线和苏锡常快线换乘;文旅中心型枢纽——蠡湖未来城站和马山站,环蠡湖与环太湖文旅资源将通过这两座地铁站串联辐射,并接入苏锡常快线线网。
我市还规划了S1至S5共5条市域线路并积极推动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报批,目前,锡澄之间S1线已建成通车,锡宜之间S2线正在建设,其余线路也正加快推动实施。
100米 居民绿色出行更便捷
“小区围墙上开一扇小门,去地铁站从20分钟缩短到5分钟。”“增加一条地铁口至医院门诊大厅的风雨连廊,出地铁遇到刮风下雨也不用担心了。”“地铁站里引入惠民小食堂、网红打卡商业、缝补修理小店,‘一站式’解决通勤族的烦恼。”“地铁站与城市综合体、学校、医院、社区等无缝连接,让居民绿色出行更加便捷。”
在线网规模扩容的同时,如何与功能片区深度融合、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成为无锡地铁集团的重点关切。“无锡轨交正构筑从300公里到最后100米的全覆盖出行体系,实现‘城外高效接入,城内便捷到达’的出行体验。”无锡地铁规划人士介绍,在城市内推动轨道交通与功能片区的融合,如无锡东站枢纽通过立体化交通改造,形成4分钟无缝换乘,区域内,依托风雨连廊、连通道、社区边门等,实现“地铁+医院、+学校、+社区、+产业园”的衔接,完成出行“最后100米”的无缝转换。
从交通出行场站到“轨交上的城市生活圈”,“城市第二空间”值得期待。目前,“+商业”有三阳广场站、市民中心站等;“+文旅”有惠山古镇站、江阴外滩站等;“+医疗”有在建的市妇儿医院,将与在建6号线、规划7号线实现通道连接;“+住宅”有愉樾天成小区、贡湖湾湿地公园等TOD项目。无锡地铁人士介绍,下阶段,以乘客需求、场景融合和服务延伸为核心,我市将在地铁空间持续打造“出行—消费—休闲—社交”多元生活场景,让“轨交上的城市生活圈”成为可持续运营的城市“血脉”和“活力心脏”。
(孙倩茹、见习记者 张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