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建伟)7月23日,市委书记马明龙调研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治理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认识、抓整改、促提升,切实提高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继往开来、遵循规律、融合共生,让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在镇江更加熠熠生辉。
马明龙来到丹徒区辛丰镇北於村排泥场整治现场,察看了解整治措施和进展情况,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统筹协同,科学精准有序推进整改工作,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
郭礼征旧居(江苏电力历史教育基地)被列入《大运河(镇江段)遗产保护规划》。马明龙来到这里,通过一份份珍贵的档案资料,详细了解大照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江苏电力发展变迁史,希望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调研中,马明龙认真听取了丹阳市、丹徒区、京口区和市相关部门有关情况汇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高度重视、十分关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胸怀“国之大者”,全力以赴抓好大运河保护。属地板块要坚决扛牢主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职能部门要加强条块联动、强化对下指导,合力推动点上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要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组织实施好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扎实开展源头治理、前端治理工作,多在建章立制、完善机制、汇聚合力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将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化作平常,有效保障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马明龙强调,大运河的每一段河道、每一座水利工程、每一个古建筑都是运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上坚持“继往开来”的思想,做好沿线重要文物考古、研究、认定工作,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文脉保护好、传承好,让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得到“活”的传承。要在修复利用上秉持“遵循规律”的态度,将运河文化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作为一个整体,一体推进提升。要在建设发展上树牢“融合共生”的理念,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与城市建设交相辉映,让大运河更好地与老百姓生活相融,服务为民、造福于民。
市领导王文生、王成明、贾敬远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