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扬工信 记者 嵇尚东 实习生 谢意
近日,仪征化纤公司新产品无孔防水透湿膜用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M365上市。这种无孔防水透湿膜超薄柔韧、穿着舒适,无摩擦异响,而且在低至-40℃和高至120℃的环境下仍保持材料稳定性,可满足极地探险、高温作业等严苛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仪征化纤公司这一新产品上市,是我市传统产业焕新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快优势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一根聚酯纤维的升级迭代
近年来,仪征化纤公司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智改数转网联为路径,加快培植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已从传统生产企业“进化”为我市高性能合成材料新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今年6月,仪征化纤公司推出新款男士POLO衫,具有智能温控等功能,能够实现“出汗时快速吸湿排汗、不出汗时回归保温”,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市场青睐。从上世纪受国人喜爱的“的确良”,到如今的智能温控POLO衫,仪征化纤公司持续深耕聚酯纤维领域,久久为功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产品提档升级。
作为连续性生产企业,仪征化纤公司不但生产过程智能化,而且相关配套领域也在加快智能化改造。该公司共有5个地下电缆隧道口,全长约1600米。此前,巡查地下电缆主要依靠人工巡检,且只能在白天巡检。地下电缆隧道距离长、空间小、出入口少、封闭性强,隧道内异常情况难以及时发现。去年10月,仪征化纤公司巡检机器人在电缆隧道上岗。该机器人配置高清摄像头,可实时传输画面和数据至电气主控室,方便运行值班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置。此外,巡检机器人还配备了红外摄像头,实时监测电缆和光缆温度,一旦发现环境温度超过69℃,立即发出预警并启动悬挂式干粉灭火器进行初步灭火。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十四五”期间,仪征化纤公司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13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其中,对年产300万吨PTA装置进行富氧改造,通过降低汽轮机负荷、引入外界富氧空气等措施,将富余蒸汽引入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达2500多万度。
五个项目获得省级资金支持
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2023年9月,市工信局出台《扬州市传统产业焕新工作推进方案》,围绕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六大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在政策赋能下,我市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绿量、含智量。2024年,我市共获批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产业转型升级项目5个。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沿江厂区腾退搬迁改建项目”,淘汰落后设备近4000台(套),改进10条高危工艺线,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对原有生产线和重点设备进行节能降碳改造,预计实现年节约标煤0.4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万吨;在原系统基础上新增30000多个工艺及安全测量点,建设安全信息监控平台、能源管控平台、环保监控平台,并融合MES系统打造5G智能工厂;
——扬州永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高效大尺寸单晶硅片生产线智能及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建设切片废水处理系统等,实现废水在线处理和切割用水循环再利用,年节约自来水使用量约38万吨,减少切割液使用量34吨……
今年4月,省工信厅发布2025年服务型制造典型案例汇编,我市企业扬州东园食品有限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入选。东园食品通过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创新“3R”(即烹、即热、即食)食品体系推动餐零融合,深化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提升效率,已成功推出星伦多、东园小馆、虹桥坊温泉等10余个品牌,覆盖餐饮、休闲沐浴、零售、团餐等多个领域。
七个方面赋能传统产业焕新提速
为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焕新,今年上半年,市工信局印发《2025年传统产业焕新工作要点》,部署了包括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全面推行传统产业绿色节能生产、推动重点产品提档升级等七个方面、14项工作任务。
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设备更新方面,梳排近年来未实施技改的规上企业清单,指导技改协会赴40余家企业开展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供需对接,完善“三张清单”(设备更新需求清单、设备供应清单、金融服务产品清单),并同步更新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产品和融资对接平台。
在全面推行传统产业绿色节能生产方面,利用技术推介、节能诊断、合同能源管理、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52个;鼓励指导企业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标准落实改进措施,共有20多家企业开展国家级及省级绿色工厂申报。
在推动重点产品提档升级方面,出台纺织服装、毛绒玩具两个传统行业转型发展若干措施,支持企业提升研发、品牌、销售能力;全市共有80个项目参加省“三首两新”认定;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微通道连续催化合成吡啶杂环类产品清洁生产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
市工信局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强祥介绍,下一步将通过深化设备更新改造、绿色转型发展、服务化改造等重点工作,加快传统产业焕新速度,全年实施100项以上设备更新重点项目,提升企业装备智能化、工艺现代化水平;一体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培育,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