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住外部冲击、有力应对挑战,无锡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答卷。
7月28日,无锡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联合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7735.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延续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
年中成绩单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决策锚”。瞄准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的预期目标,年中成绩单既为下半年留足了腾挪空间,同样也意味着要在复杂变局中展现更大定力、在稳的前提下积攒更多新的增长点和稳定经济运行的着力点。
稳 多点发力稳定增长
外部环境日趋严峻背景下的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愈发显现无锡经济的韧性。
工业始终是无锡经济的“定海神针”。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尽管较1—5月微降0.3个百分点,数据背后的结构优化值得关注:34个大类行业中24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0.6%,较上月提升3个百分点,形成“多点发力”的稳健格局。
产业扬鞭奋蹄,透视底盘之稳。上半年,增加值总量前十的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尤其是电子行业以16.0%的增速一马当先;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汽车四个行业支撑有力,合计拉动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支柱稳则工业稳”的逻辑愈发清晰。
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
1-6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外资在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的深耕,与本土产业形成互补,一批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和品牌成长起来,产业升级与多元合作塑造的竞争新优势正在见效。
另一组是关于服务业的。1-5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占全市比重达到28.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5.1%和13.9%。这表明,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质生产力的相互赋能,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稳的需求多维升温,消费端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上半年,无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稳健增长,增速为4.7%。
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反映结构升级的绿色健康类消费快速增长,“换新”持续激发着人们消费的热情。截至7月初,全市申请汽车报废更新1.7万辆,带动销售23.3亿元;家装家居累计成交25.0万笔,带动销售6.3亿元;家电累计成交25.2万笔,带动销售11.7亿元。
消费市场的复苏不止于数据回暖,更在于形态跃迁。进入夏季的无锡,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的惠山古镇人流如织、近湖路市集琳琅满目、古运河夜游如画卷流动……从自发聚集的路边小摊,到倾力打造的星光夜市,多元的消费业态,组成无锡新“夜”态。而“苏超”的泼天流量,又给消费添了一把火。无锡一口气推出近50个形式多样的“足球夜市”,美团生活服务平台数据显示,赛事期间,全市夜间消费增长14.3%,餐饮外卖增幅超15%。
新 未来产业加速“破圈”
在无锡具身智能的发展史上,2025年4月25日必然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日子。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开幕,超150台机器人齐聚无锡,既是技术成果突破的集中“秀肌肉”,又让充满“科幻感”的场景真实可触。
未来产业正从学术概念进化为产业热浪,人们从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上提取到的观点,为上半年经济运行添了一抹亮色。
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片,成为全球首个在美国获批的中国肺癌创新药。车联天下基于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SA8155P打造的AL-C1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成功吸引了国内头部汽车厂商,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万台。作为国内首条光子芯片中试线,无锡光量子芯片中试平台顺利下线首片6寸薄膜铌酸锂光子芯片晶圆,同时超低损耗、超高带宽的高性能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也实现规模化量产……
驰骋新赛道,创新产业融合带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成长。上半年,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于工业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
主动拥抱AI浪潮,无锡各个产业领域掀起技术自我更新热潮,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
一汽锡柴在设备运维环节,基于雪浪工业大模型平台打造的装备运维智能体正大大提升专业设备维修效率,缩短运维人才培养周期;隆盛、天奇等工厂内,人形机器人适配各个生产流程,无锡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方案的输出地。这些场景中,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的数据流、运转的机械臂与创新性的产品,全要素赋能与场景革命共振,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势,加快成为现代产业新支柱。
今年4月,无锡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将打造“整机企业牵引、整零部件协同、应用场景丰富”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到2027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目标直指“让无锡成为具身智能的‘首站’”。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破圈”并逐渐迎来产业化的曙光,无疑将为整个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新增长点。
进 积极布局应对不确定性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外贸企业乘风破浪,无锡开放的步伐依然铿锵有力。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885.96亿元,同比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1.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升2.1个百分点。
在中美联合声明发布90天关税暂停实施期的次日,瑞翔贸易公司产线就恢复了生产,双休日也没停,全力出货。这家生产高性能超细纤维快消品的外贸企业,有近一半的产品出口到美国。
闯关破局、逆境突围,无锡企业靠的是新市场新空间的开拓、新业态新模式的打造以及新产品新优势的不断巩固,这需要睿智和实力缺一不可。
产能布局和多元化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上半年无锡企业对东盟、欧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0%、4.7%和18.3%。
持续强劲的科技创新,带动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支撑起“无锡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953.19亿元,同比增长18.6%;集成电路、电脑零件、锂电池、印刷电路等产品成为外贸尖货。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2.2%,在外贸出口总值中占比达到40.8%。
顶住贸易摩擦、外需波动带来的挑战,无锡以积极的“进”应对外部种种不确定性。
征兆早在年初就已显露。元月全省2025年重大项目清单发布,无锡共有53个项目入列,其中重大产业项目44个、当年计划投资265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半年间,火热的激情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迸发。
英特派航空航天精密构件项目的工地上,数十台挖掘机轰鸣作响,一派争分夺秒的火热景象;顺铉功能性聚酰亚胺薄膜等新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的两条新生产线基本调试完成,其余4条生产线将在年内实现量产;仅用6个月的时间,蓝箭航天可复用火箭产业基地项目就完成了其中两栋主体建筑的封顶,预计今年11月完成一期竣工验收……
项目“能开工、快推进、高完成”,本质是无锡与国际、国内不同区域的合作形成多来源资本涌入与多维度协作支撑的良性循环,也意味着无锡的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为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截至6月底,53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4.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66.8%,均为全省第一。3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3个;滚动实施44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年度投资目标完成率61.1%;新招引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钱英洁、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