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运投轩 记者 肖为
为充分彰显扬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赋能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建设,昨天,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举行开工仪式。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将全力把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打造成“三个标杆”,为扬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个开工仪式 打造扬州文化传承“新地标”
昨天,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开工仪式举行。
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项目为原486非遗集聚区改造提升项目,是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核心项目,也是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继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扬州非遗珍宝馆之后,倾心打造的扬州又一个文化地标。
“运河文投集团将全力把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打造成‘三个标杆’。”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朱宏兵介绍,一是以创新为笔,深挖片区非遗的内涵,借力中国数字图书馆优势,推动扬州非遗与数字文旅的深度融合,描摹独具扬州特色的文旅新IP。二是以市场为媒,瞄准“国际老字号街区”定位,发挥老字号基金杠杆作用,优化消费场景,完善商业配套,集聚更多老字号品牌,打造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文旅消费新高地。三是以传承为基,依托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汇聚多方优质资源,将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打造成集非遗展示、文旅消费,沉浸体验等于一体的文化传承新地标。
据悉,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建成后,将与扬州非遗珍宝馆、广储门非遗文创园形成联动格局,打造扬州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三者分别承载“文化独特性”“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开放性”的展示功能,形成从非遗技艺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从本土文化深耕到国际文化交流的完整生态链。
一场项目签约 数字赋能老字号高质量发展
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项目自2023年筹备以来,始终秉持运营先行理念,深度整合资本、IP与品牌资源。开工仪式上,中国数字图书馆、江苏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运河文投集团签约项目投资、运营等合作协议。
未来,中国数字图书馆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运河文投集团所属GZ537地块、486非遗集聚区、扬州运河大剧院等核心资源,打造立体多元、深度联动的数字文化项目。
“拥有央企血脉的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深知扬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明白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对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数字图书馆董事长、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所长姚霆说,“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盛装启航的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必将重现‘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以及‘夜市千灯照碧云’的梦幻,成为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文化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来感受扬州的独特魅力。”
据悉,街区将引入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演播基地等首发文化IP,并依托江苏老字号产业投资基金,吸引40家国内外老字号企业入驻,其中不少为扬州首店。届时,国际部分知名品牌将与谢馥春等本土中华老字号同台竞秀,形成“全球老字号对话扬州”的独特场景。
一次交流研讨 老字号集聚实现“老树发新枝”
老字号,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瑰宝,也是民族品牌的象征。老字号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昨天,老字号集聚街区创新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召开,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开启一场关于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思想盛宴,为老字号集聚街区创新建设建言献策。
现场,扬州漆器、扬州玉器、谢馥春等扬州老字号纷纷表示,老字号的创新集聚,要蹚出发展新路子,就要深挖老字号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讲好品牌故事;就要紧跟新时代、引入新技术,顺应新的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做大市场、做强企业实力。
国际老字号文化街区旨在将传统文化、品牌历史、传承技艺以场景式、沉浸式的方式集中展现给社会大众,同时叠加消费促进、文化体验、技艺展演、合作交流等功能,打造老字号品牌首发、首秀、首展的前沿阵地。
接下来,通过扬州文旅赋能、科技加持、国际对话,老字号集聚街区将成为解码扬州千年文脉的钥匙,更将成为扬州面向世界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