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潮涌汇友城 开放合作启新程
2025-10-19 07:15: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打印

□记者 戴汇

金秋十月,黄海之滨,天高云淡,鹤舞鹿鸣。10月16日,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在盐城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450名嘉宾跨越山海,齐聚一堂。围绕“地方合作谋共赢开放包容促发展”的主题,三国友城代表共叙深厚情谊,共商合作大计,共绘未来蓝图,为三国地方合作注入新动能,书写友城交往的崭新篇章。

汇聚:友城互信的黄海和声

中日韩三国隔海相望,互为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地方合作作为中日韩国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高效务实、贴近民众等特点。

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已成为三国地方政府夯实合作框架的宝贵平台。

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代表聚焦大会主题和各自关切,开展了主旨演讲、主题发言、案例分享、议题交流等活动,大家坦诚交流、分享经验、对接合作,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共续中日韩“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崭新篇章。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地方政府作为地区间国际交往的重要参与者,作用日益凸显。中日韩三国地方政府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成果丰硕。三国代表齐聚盐城,就地方经济振兴、零碳社会转型等分享经验、探讨挑战,有助于增进了解互信、拓宽合作空间,必将为东北亚地区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理事长安田充表示。

韩国市道知事协议会事务总长庾敏凤表示,希望三国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各地区先进技术、丰富文化、生态禀赋等资源要素直接对接、互通有无,共同应对多重挑战,开创东北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在市长圆桌会议上,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17个城市代表齐聚一堂,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推动开放合作的新路径,为巩固中日韩三国友好关系、促进东北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地方动力”。

“未来,我市将坚定以开放助力高质量发展,与广大友城一道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行稳致远,深化开放融通、让更多中日韩企业在盐城安心投资、发展壮大,深化文明互鉴、共创民心相通的希望田野。”作为中国东部沿海扩大对日韩开放的主要阵地,盐城目前已与日本、韩国的18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在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盐城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提出了五大未来合作方向:坚定绿色导向,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共筑创新协同高地;聚力开放合作,共搭优质载体平台;彰显世遗品牌,共创文旅融合标杆;深化友城合作,共织民心相通纽带。这五大方向,系统勾勒了盐城与日韩友城深化合作的施工图。

会议期间,友城结好意向书、友城联合工作机制备忘录和旅游合作协议等文件的签署,将大会共识与建立的友谊转化为长效的合作机制,既是擘画未来的“蓝图”,更是友谊生根发芽的“基石”。

深耕:合作共赢的盐城实践

大会期间,一系列来自合作一线的“盐城故事”得到充分展示。那些“跨越山海的合作”与“双向奔赴的精彩”,凸显了三国地方合作的生命力与多样性,也为中日韩三国更多城市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韩(盐城)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平台,已集聚外资企业38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5家,实际利用外资超80亿美元。“项目能够顺利落产,根本原因在于‘真心诚意+营商环境’。悦达起亚扎根盐城,就是我们用真挚的诚心、一流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让一部车与一座城实现了‘双向奔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在分享会上说。

从“投资”到“扎根”,起亚与盐城的故事,是“共赢”最好的诠释。“盐城全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与起亚全球的‘2045碳中和’战略不谋而合。我们在这里发展新能源车、建设绿色工厂、探索氢能合作,是顺应趋势,更是与这座城市共同奔赴一个绿色的未来。”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金先京说。

日本磁性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副社长山村丈分享了企业在东台半导体产业的“合作佳话”。从“东台速度”的高效落地,到“专业陪伴”的持续赋能,企业与盐城的故事,是中日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盐城和东台给了我们创新与产业链的双重赋能,形成了从材料到器件的完整集群。现在盐城东台基地是集团全球战略支点,我们还布局了马来西亚等海外基地,实现‘立足东台、链动全球’。”山村丈说。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文化的交流则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注入温暖的底色。

针对韩国市场,盐城推出“高尔夫+生态+文化”的高性价比旅游套餐。今年1至9月已有超过1万人次的韩国朋友“打飞的”来打高尔夫,“打飞的到盐城”登上两国社交平台热榜,而游客在挥杆之余,还能探秘世界遗产、体验非遗。

“这种复合型体验正是现代旅游者所追求的。这证明,文化的吸引力最终能转化为双向的奔赴。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日韩朋友来感受盐城的‘诗与远方’。”盐城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在案例分享中说。

启航:共赴未来的崭新篇章

展望未来,合作路径愈发清晰:在产业合作上携手共进,在贸易上携手共赢,在人文交流上携手共融。

“盐城黄海湿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地区之一,这让我印象很深。”日本鸟取县知事平井伸治表示,盐城正在太平洋沿岸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一实践对全球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鸟取县同样拥有类似的国际湿地,名叫“中海”,是天鹅、野鸭等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展望未来,平井伸治期待两地不仅能携手为地球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环境,更能推进人文交流,让这份跨海情缘,随着候鸟的翅膀不断延伸,共同书写地方合作的新篇章。

“盐城正在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光州广域市在汽车环保、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领域也拥有先进经验。两地可以开展多元交流,共同打造中韩城市合作的典范。”韩国光州广域市国际关系大使朴先哲说。

“盐城是丹顶鹤保护领域的全球标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生态保护领域,日本佐渡市市长渡边龙五对两地合作充满信心。他坦言,佐渡市作为日本在朱鹮野化放归领域的引领者,在鹤类保护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期待以湿地保护为切入点,依托朱鹮与丹顶鹤这两张“生态名片”,进一步深化两市关系,并将成功经验辐射至日本全国。

“盐城以系统化的环境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功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令人印象深刻。”韩国堤川市副市长崔承焕说,两座城市可以围绕湿地保护和音乐电影等领域开展多样化交流。可通过湿地修复、生态城市管理技术交流及“碳中和”政策合作,共建国际生态网络示范城市。

潮起黄海,合作扬帆。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虽已落幕,但它所达成的共识、建立的机制、签署的协议,正转化为三国友城携手前行的不竭动力。从产业协同的“硬支撑”到人文交流的“软联通”,再到绿色发展的“新引擎”,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日韩三国友城正心手相连,共同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