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乐伟调研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建设保护工作
2025-08-27 09:21: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 魏宁)8月26日,市委书记宋乐伟深入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实地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优化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建设提质增效。市领导刘伟、吴卫东、郭晓敏参加活动。

初秋的大运河船来船往,两岸郁郁葱葱。大运河徐州段是大运河江苏段的最北段,全长181.16千米,北起沛县龙固镇刘香庄,南至新沂市窑湾镇骆马湖,沿线文化资源丰富、遗产资源众多,融汇了楚汉文化、苏轼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商贸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形态。宋乐伟在解台闸下游远调站码头乘船,沿河察看河道管理、港口治理和生态环境监管等情况,听取徐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情况汇报。他指出,徐州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政治站位,在保护、传承、利用上持续发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做好文物保护、文旅融合、生态提升等各项工作,更好发挥大运河对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让古老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来到新庄渡口国考断面,宋乐伟仔细询问水质监测、沿岸环境保护提升等工作,强调京杭运河作为南水北调主干道,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至关重要。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深化区域协同联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位于贾汪区汴塘镇的芦山翻水站建于1975年,素有徐州“红旗渠”之称,是当地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见证。宋乐伟深入翻水站展室,了解历史变迁、文物保护传承等工作,要求属地和市相关部门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统筹推进水利遗产保护、周边环境提升和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兴村、以文惠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宋乐伟在调研中指出,徐州是与大运河结缘最早的城市之一,更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要坚持系统谋划、整体联动,树牢“一盘棋”思想,坚定不移强化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等工作,对沿线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整治,依法依规抓好港口码头、滨河生态空间管理,着力打造水清岸绿、风光秀美的生态廊道。要坚持系统保护、活态传承,统筹抓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充分挖掘和展示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发挥大运河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