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朱建涛
10月13日,靖江市举办“10·13”国际减灾日广场宣传活动,常识普及、装备展示及自救逃生技能实操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该市还在小桥港组织水域救援应急演练,全面检验复杂环境下的机动响应、科学施救和协同作战能力。
“加强基层安全治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的固本之策。”靖江市委书记申强说,靖江市镇两级近年来大力构建基层应急、消防、公安、综治“四位一体”体系,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全力筑牢安全治理“防火墙”,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靖江高质量发展。
“邀约式”服务,助企解忧更精准
“多亏专业团队上门‘把脉’,帮我们破解了铝压铸项目的安全瓶颈。”在华汽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安环部负责人顾磊告诉记者。华汽新能源科技主要为蔚来、小米等提供铝压铸产品,今年4月起实施新能源新材料铸造加工项目,由原先主攻铁制产品变为铝制产品,面临更高的安全管理要求。公司了解到靖江市应急管理局正在推行“邀约式”指导服务,便提交了邀约申请。
接到企业邀约后,靖江市应急管理局迅速成立项目服务专班,经过与企业相关人员座谈交流和实地检查,针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高压模具风险、可燃气体使用等安全特性,当场“对症开方”,给出多条针对性整改建议。此后企业组织设备、生产部门和一线员工共同研究,结合实际进行整改完善,确保了项目按时顺利投产。
“真是太贴心了!以往遇到难题主要靠自己摸索,现在有了专家指导,不仅精准‘诊断’问题,还提供了高性价比‘治疗方案’,帮企业省了成本又稳了生产。”顾磊为这一服务新方式点赞。
靖江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徐建军告诉记者,“邀约式”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中提出的意见不作为处罚依据,不纳入执法程序,从而打消了企业顾虑,让“怕检查”变成“求指导”。目前,全市已开展“邀约式”服务30余家,提出120余条整改建议,下一步将持续跟踪,精准服务,从源头上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一体化”建设,协同联动更顺畅
走进靖江市新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只见“四位一体”安全监管工作站的组织架构图张贴在门口醒目位置:镇长负总责,1名副镇长任第一副主任,政法委员、派出所所长、应急办负责人分别担任副主任。新桥辖区7个片区的责任民警、安监人员、消防人员、村级网格员的信息也都标注在图上。记者还注意到,该镇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就设在与之毗邻的派出所指挥大厅,应急、消防、综治都有“专员”驻点办公,各方开展工作的信息化系统都汇集于此。
“基层安全治理难在哪里?最主要的就是资源力量跟不上。”徐建军说,自2023年下半年起,靖江在镇街层面推进综合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各镇街协管副职担任属地综合应急管理机构主任,消防、派出所明确专人兼任副主任并指派专人驻点办公,同时将社会综治网格员纳入,各方情况及时汇总,有事一起商量着办,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全市12个镇街均建成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实行人员联合办公、监管职责上墙。
新桥镇新桥村网格员季邦群在巡查中发现,靖江泳盛游泳馆在重新装修改造后顶棚跨度大,而用以支撑的立柱偏细,便怀疑存在安全隐患并报告给镇“四位一体”工作站。工作站随后统筹镇建设、文体旅等部门力量介入,组织房屋危险性鉴定,每日上门跟进,最终促推该场馆完成隐患整改,并经第三方机构鉴定通过。
“小场所”发力,安全监管更主动
“这个月的安全自查情况怎么样?”“这两天就来对照检查……”近日,靖江市城南办事处火炬村网格员钟玉华会同消防检查员走进东旺饭店开展安全巡查。钟玉华负责的辖区有60家社会面小场所,她每季度全覆盖检查一次,大多与辖区消防检查人员一起去查。
作为城市运行“神经末梢”的社会面小场所,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阵地。靖江是江苏省社会面小场所安全监管系统试点市,先后排查登记各类小场所1.5万余家。该市将小场所纳入镇街日常监督检查范围,有力保障小场所安全监管常态长效化。其中,派出所民警的介入,解决了消防职责收缩和部分小场所“门难进”问题;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介入,解决了基层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问题;综治网格员的介入,解决了小场所巡查排查人手不够等问题。
为调动一线安全监管巡查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2024年以来,靖江市探索实施小场所安全监管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对镇街非在编监管人员和综治网格员进行考核奖补。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监管科科长张栋表示,目前全市各个小场所每月自查,网格员每季一次安全巡查,镇街每年一次全覆盖检查,市级行业部门按比例抽查,从根本上提升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安全感。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开展巡查4万余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5万余条。该市还创新试点社会面小场所“十户联防”机制,有力推动小场所业主从“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