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学深悟透 凝心铸魂
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各级党组织坚持深学细悟,用好读书班、“三会一课”等多种方式,全面学、重点学、深入学,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
苏州市司法局坚持学有方案、突出学有方向、注重学有方法,结合青年干部成长规律,以学筑基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印发“育苗工程”实施方案,以17项举措激励青年干部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创新奋进、担当作为。对近3年内新入职青年干部“一对一”安排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政治导师”,帮助制定学习、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在政治理论、业务培养上加强全方位教育引导。定期开展“青年说·微分享”活动,制度化推动青年干部“上讲台”,通过常态广泛交流凝聚法治建设合力。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建立“班子领学+支部跟学+实境教学”理论学习模式,以党工委“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为载体,班子成员带头领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学习内容。指导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开展专题学习,针对流动党员等群体,采用“线上学习包+线下送学上门”等方式,确保学习教育有效覆盖。组织党员干部走进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沉浸式情景体验等深化学习成效,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学习教育要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对象,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昆山市住建局将学习教育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及党员干部培训、年轻干部培训等各类学习培训计划中,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紧盯“关键人”、聚焦“风险点”、剖析“典型例”,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正反典型警示教育40余场,累计参加超1000人次。开展新提拔干部集体廉政谈心谈话,为参会干部讲授廉政教育专题党课,推动党员干部扣好履新的“第一粒扣子”。
查摆问题 深挖根源
查摆问题是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积极对标对表,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深挖问题根源。
直奔问题去,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苏州市工信局领导干部聚焦2张“问题清单”,对照28个方面的问题逐条逐个“过筛子”进行查摆,共形成21条具体问题清单和表现。同时对照2024年巡察整改发现的19个突出问题,坚决有力抓好整改整治,一体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巡察整改任务18个,并对此次排查出来的问题清单初步形成了相应整改措施。
常熟市琴川街道坚持“开门问诊”精准查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从群众的角度审视作风问题。定期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4月以来“一线”收集群众诉求25个。依托街道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推出“社情民意”模块,“一键”实现问题工单流转。利用平台数据,定期开展问题复盘分析,一体督导整改成效,深刻剖析问题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从“小切口”督查推动作风“大转变”。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利用多渠道“把脉问诊”,督促领导干部以经营主体和群众身份开展“换位跑一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主体组成“营商环境体验官”,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政企会客厅”,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聚焦企业开办、工程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紧盯办事流程、业务水平、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从“用户视角”精准排摸政务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靶向发力有效破题。
动真碰硬 务求实效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归根到底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各地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在学习教育中,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始终把解决教育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要抓手,深化问题查摆,优化教育服务,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深入入学报名、转学办理、教师招聘等高频服务场景,与师生群众面对面交流,梳理出20余个堵点问题,并实现现场解决率100%。开发线上查询办理平台,整合各类教育服务事项,实现学区查询、自考报名等事项“一网通办”,线上办理率达95%以上。
吴江区民营经济发达,经营主体众多。吴江区委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聚焦企业面临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困难症结,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与“综合查一次”改革双轮驱动,以专题会议部署、协商座谈等形式全面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印发“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规范,确保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在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上。
苏州高新区坚持开门教育,组织领导干部结合“换位跑一次”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苏高新股份公司班子成员通过全流程体验工程建设项目前期排水事项办理过程,将办理流程优化为一次申请、串联办理,推出“临时排水一件事”服务,审查用时由5个工作日减少至3个工作日。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民生热线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全区共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475条,建立“海棠留言本”问题协同处办机制,推出示范立项“产业园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流程优化”等90件高频重点一件事,推动解决“市政地下管网开挖集成办”等企业、群众关切事项45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