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13.3万名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 连云港全域推进友好场景建设
2025-11-21 08:1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赵 芳

“没想到咱们的心声这么被重视,节目里提的问题当场就有答复,这座城市是真把我们当家人!”11月20日,连云港市第二届“连新日”活动现场,淘宝闪购骑手袁庆兵捧着“连新之星”的水晶杯,对着镜头说。当天的港城寒意渐浓,但暖流却在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管理者之间不断涌动,“友好”成为此刻最动人的城市注脚。

从首届“你好”的初见问候,到如今“友好”的深度相融,一年时间里,连云港用实打实的举措,让13.3万名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持续升温。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打造的“连新e家人”党建品牌,如同一条纽带,将城市的温暖与新就业群体的需求紧紧相连。

融媒搭桥,让急难愁盼有回响。连云港首档《社会工作面对面》电视栏目,首期就聚焦网约配送员的“心头事”。这背后,是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一个多月的“沉浸式调研”——他们化身骑手跑遍全城,配送200余单后,梳理出62条问题清单,最终形成包含15项措施的友好场景建设指引。“以前医院不让进、小区标识不清,反映后没多久就有改善。”节目录制现场,美团骑手张爱连的发言引发共鸣,“现在连充电桩不足、临时歇脚难这些小问题,都有人帮我们惦记着。”

阵地升级,为奔波身影筑港湾。在海州区万发物流园的“连新e站”里,货车司机程恩顺正用按摩椅放松肩颈,洗衣烘干一体机旁叠放着刚烘干的衣物。“以前装卸货间隙只能在车里硬扛,现在24小时开放的驿站啥都有,比家里还方便。”这是连云港三级服务网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建成4个行业市级综合体、8个枢纽服务站和444个基层服务点,智能门禁让骑手随时能进门歇脚、充电、热饭,仅夜间就已服务新就业群体3.9万余人次。闪送、美团、饿了么等专送工作站点也陆续完成提档升级。

多元服务,让关爱措施更暖心。立冬时分,“连新食堂”里热腾腾的饺子刚刚出锅,香气四溢。“就餐卡真是及时雨,再也不用为高峰期吃不上饭发愁了。”提及连云港市总工会推出的“连新食堂”,快递员刘仁刚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感慨。除了解决就餐难题,新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样被悉心呵护。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量身定制心理测评量表,建立“分级评定、危机干预、持续追踪”三级预防机制,为被平台算法、顾客评价等压力困扰的从业者筑牢心理防线。在“连新e暖”行动中,市县两级部门已开展慰问、助学、公益医疗等活动1200余场,5万余名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赋能引领,让服务对象变治理力量。“市委书记肯定了我们‘连新闪闪’志愿服务队的工作,这份认可比啥都珍贵!”闪送连云港站负责人范志偲难掩激动。作为新就业群体代表,他不仅参加了市委“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还带领队员化身“移动探头”,参与社会治理。如今,连云港升级“连新码”2.0版,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聘任兼职网格员和信息采集员,更有8名优秀新就业群体成员成为社区工作者,实现从“被服务者”到“共建者”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你好’是城市的温度,‘友好’就是城市的厚度。我们将积极链接‘连新日’等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方式方法,推动友好港城建设更加常态长效。”连云港市委社会工作部主要负责人邢于全说。在港城的街头巷尾,奔波的身影与暖心的服务相映成趣,“连新聚力”的故事正在续写。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