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文通讯员连交)近日,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集(第一辑)》。案例集涉及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等7个方面内容,共44个具体案例。其中,具有连云港特色的跨境多式联运“船车直取”零等待服务模式、铁水联运“一单到底”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质量、打造专兼常备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应急救援联盟模式入选。经过5年时间的探索实践,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创新成果在港城大地转化为发展的实效。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并公布包括江苏在内的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我省相继出台《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江苏省交通强国评价指标(试行)等文件,在全省各地开展全方位、全领域试点工作。根据省相关要求,我市积极参与,在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安全、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连云港贡献。
“连云港结合海陆交汇枢纽的特点和拥有江苏唯一国际枢纽海港的优势,重点聚焦打造‘一带一路’交通标杆示范项目样板,在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试点等方面锐意创新,探索出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港口创新跨境多式联运“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将过境集装箱发运时间从4天压缩至1天内,单箱中转成本降低60%,得到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认可。
铁水联运“一单到底”模式则在构建高效率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方面形成全国领先、行业首创的试点成果。港口通过构建“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通办、一票结算”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物流全程降本提效。连云港港以“一单制”试点工作为引领,携手合作伙伴深入市场开发,优化班列运营。连徐班列运输时效由原先的30小时缩减至8小时进港卸车,稳定运营频次更达每周两班。合肥班列成功吸纳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等优质货源,全程运行时间稳定在17小时,高质高效。
此外,我市还聚焦国家石化产业基地需求,在全省率先成立覆盖全市范围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应急救援联盟,通过推进“1+N”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建成形成合力的应急处置队伍网络。此项工作创新,有助于赋能我省构建高效能的现代交通治理体系。
“我们将继续聚焦交通建设、服务、科技、绿色、安全等关键领域,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多样化路径,也为民众出行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我市注重将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试点成果转化固化为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技术指南、创新模式,未来更多创新实践将持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