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淮安蒲菜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单,获国家层面特色保护。这标志着有千年种植历史的“淮上佳蔬”蒲菜,正式跻身“国字号”特色农产品行列,为淮安淮扬菜文化名片增添新内涵。
“此次入选,是对淮安蒲菜独特品质的最高肯定。”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划定的淮安蒲菜保护产地范围涵盖淮安区淮城、流均、车桥等镇(街道)的80个行政村,京杭大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在这里交汇,2万公顷水域造就的独特水文环境,让这里产出的蒲菜自带鲜嫩清香、脆爽可口的特质,无论是清炒入馔还是炖汤增鲜,都能凸显淮扬菜“本味至上”的精髓。
作为淮扬菜的“灵魂食材”之一,淮安蒲菜的文化印记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汉代枚乘《七发》中就有食用蒲菜的记载,南宋梁红玉抗金时“蒲菜充粮”的传说更让蒲菜得名“抗金菜”,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重点呈现的“虾米扒蒲菜”,则让这一地方美味进入全国视野。如今,淮安蒲菜的采收加工技艺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承载淮安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据介绍,我市将进一步挖掘蒲菜文化价值与产业潜力,推动“小蒲菜”发展成为大产业,助力农户增收致富,让淮安蒲菜走向全国市场。




